「文学」列表
- 白志强:几部热播电视剧的“命运”06-03
- 白志强: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大审判》对灵魂的拷问06-04
- 白志强:电影《落叶归根》的草根仗义06-04
- 白志强:影视剧创作误区断片随想06-05
- 孙惠柱:“练习曲”:教育戏剧中一个学生也不能少的关键06-26
- 孙惠柱 费春放:《女仆》、《红楼梦》与人生的真与假06-26
- 白志强:《致青春》观后感07-08
- 黄蕉风:不转不是中国人,苟合时代的隐微写作――评微电影《附近搜索》07-17
- 刘倩 朱白: 《小时代》的虚与伪07-19
- 平中要:为权利而斗争――《极乐空间》观后感09-17
- 杜君立:极乐之忧11-25
- 戴锦华 王炎:“反恐时代”与“好莱坞出品”――国际恐怖主义影片之喻(上)12-01
- 成庆:张艺谋与贾樟柯的背後:当代中国文化生产的第三只手01-05
- 孙惠柱:打破“原创迷信”:《剧院魅影》的启示02-14
- 胡文辉:“战争即和平”的注脚02-15
- 杜君立:贾樟柯的“罪与罚”03-12
- 毛尖:被撞倒的人03-23
- 郑佳明:电视剧《蜗居》启示录04-08
- 郑佳明:《走向共和》是一部民族大戏04-08
- 沧木生:《天注定》的反规训美学与自我颠覆的隐喻05-28
- 陶东风:被抽空了社会历史内涵的爱情绝唱06-03
- 张旭东:何谓祥子?――从歌剧《骆驼祥子》首演成功讲开去08-25
- 沈阳:人类情爱如何救赎?:以戏剧《雷雨》的精神分析为例09-15
- 宋明炜:《大阅兵》中的国家与个人09-29
- 戴锦华:当代电影理论概述10-03
- 陈小眉:陈独秀影视五十年10-14
- 车文明:中日传统剧场转台研究10-21
- 戴锦华:中国社会文化面临整体坍塌11-02
- 冯象:错扮“公民”11-04
- 余迟暮:《莎乐美》――爱的极致是死11-05
- 刘宇隆:中国的喜剧时代11-06
- 孙惠柱:从戏剧看西方理论引进中国的误区11-08
- 刘仲敬:萧红以及左派作家的宿命11-10
- 白志强:信仰的战事――观赏《北平无战事》艺术札记11-16
- 黎风、沈仁平:图像文化时代的电影诗学重设12-08
- 侯子君:像极了傻根的文学12-14
- 王伟滨:稻草・狗12-22
- 陶东风:《亲爱的》给了罪犯太多的同情12-29
- 王小鲁:娄烨的感伤癖12-30
- 戴锦华:第六代的困境与突围02-02
- 李永祜 王学泰 汪远平 竺青:专家学者谈“水浒”02-16
- 车文明:中国古代戏台规制与传统戏曲演出规模03-01
- 曾一果 王莉:“怀旧”的城市诗学03-12
- 吴杰伟:从华侨华人参与东南亚电影产业的历程看自身社会角色的变迁03-12
- 陈旭光 郝哲:“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03-12
- 李洋:法国当代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03-12
- 崔军:“新生代”华裔美国导演电影研究03-12
- 孙惠柱:音乐与戏剧――一对欢喜冤家03-19
- 孙惠柱:我们自己的话剧03-19
- 孙惠柱:向哪触摸?――音乐剧《触摸》触发的思考03-19
- 孙惠柱 费春放:激化、淡化和深化:叙事艺术处理冲突的方法03-19
- 孙惠柱:跨文化戏剧――从国际到国内03-19
- 朱大可: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瓶颈03-26
- 邓楠:论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04-01
- 王维昌:论莎士比亚历史剧创作的艺术原则04-01
- 郭方云 潘先利:论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柏拉图宇宙图景04-01
- 肖红萍:简论“自然诗人”莎士比亚04-01
- 肖锦龙:互文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解构04-01
- 张英进:改编和翻译中的双重转向与跨学科实践:从莎士比亚戏剧到早期中国电影04-01
- 刘明厚:莎士比亚在中国04-01
- 乐铄:罗马剧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定位04-01
- 徐群晖:莎士比亚悲剧的审美现代性04-01
- 孙家:莎士比亚大悲剧的“前奏”04-01
- 吕嘉健:同呼吸共命运与任性的对抗04-08
- 吕嘉健:偷窥与被算计05-01
- 韩景龙:《十二公民》想表达当下社会偏见和常识的缺失05-20
- 吕嘉健:文化冲突:社会心理与文化政治问题06-01
- 白先勇:我的昆曲之旅06-06
- 徐庆全:《苦恋》风波始末07-08
- 王利丽:民族记忆与影像抒写07-08
- 凌燕:追求着并且生活着07-08
- 朱洁:《青红》:穿越时代隧道的青春祭奠07-08
- 张国涛:后英雄时代“小人物”的英雄叙事07-08
- 高晓元 顾培忠: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三题07-08
- 李庚 张杰: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叙事策略分析07-08
- 邹广胜 陈运永:《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昆明)2005年02期07-08
- 黎萌:荒唐的想像和愚蠢的提问07-08
- 陈晓云:对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结构的思考07-08
- 周星:百年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难题分析07-08
- 朱大可:独立电影批评的历史缺位07-19
- 黄振林:钱锺书解“戏”释“曲”09-05
- 熊元义:钱锺书与王国维近半个世纪的对话09-05
- 费春放 孙惠柱:寻找剧作家的“幽灵”――纽约剧坛“一日游”初探09-17
- 孙惠柱:为他人的艺术vs为自己的艺术09-17
- 孙惠柱:珍视韵文――中国语文的一大财富09-20
- 吴新雷:孔尚任和《桃花扇》研究的世纪回顾09-30
- 刘明厚:多元化的莎士比亚10-04
- 忻钰坤:《心迷宫》给中国观众换换脑子10-19
- 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10-21
- 李今:新感觉派和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10-24
- 孙惠柱:教育与戏剧:始于模仿11-01
- 陈子善:“褐木庐”主人宋春舫11-07
- 曾一果 王莉:“怀旧”的城市诗学11-09
- 崔军:“新生代”华裔美国导演电影研究11-10
- 李洋:法国当代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11-10
- 陈旭光 郝哲:“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11-10
- 吴杰伟:从华侨华人参与东南亚电影产业的历程看自身社会角色的变迁11-10
- 黄鸣奋: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新视野11-10
- 唐明生:试论中国古代戏曲序跋体批评的心理结构11-10
- 刘艳:曹禺的思维方式及其对形象塑造的影响11-10
- 李光荣:曹禺:出走情结与戏剧创作11-10
- 曹树钧:曹禺名剧在韩国的演出与研究11-10
- 王晓华:曹禺戏剧的深层结构11-10
- 甘竞存:曹禺的贡献、失误及其最后的觉悟11-10
- 杨景辉:曹禺戏剧奥秘的执著探寻者11-10
- 李光荣:从人物出走看曹禺剧作的思想蕴涵11-10
- 夏小芸:曹禺前期戏剧的背景艺术11-10
- 胡润森:论曹禺悲剧情节的分布程序与时间11-10
- 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的结构模式11-10
- 张耀杰:另一种眼光看曹禺11-10
- 陈坚:历史与生命的双重空间:曹禺悲剧的人文意义11-10
- 朱晏: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纪念碑11-10
- 易之:诠释曹禺先生名著的一次大胆尝试11-10
- 倪宗武:试论曹禺建国后的戏剧创作11-10
- 韩日新:新时期曹禺研究纵横谈11-10
- 刘家思 周桂华:辛辣 深刻 尖锐11-10
- 胡志毅:论曹禺前期剧作的仪式性11-10
- 赵志勇:当下戏剧:社会公共性的危机与重建11-11
- 刘旭:后殖民审丑观:张艺谋电影东方意象的背后11-12
- 高卫红:浮光掠影中的千里走单骑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