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厚:多元化的莎士比亚」正文
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化局、上海电视台、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高层次戏剧文化活动――19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经过一年多紧张的筹备,于9月19日假上海银河宾馆宴会厅,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和全世界拉开了莎剧节的序幕。文化部副部长,1994上海国际莎剧节名誉主任高占祥和上海市副市长、1994上海国际莎剧节主任龚学平分别在会上致词,对这次中外戏剧家的盛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与诗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剧作在中国的演出与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1986年,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时举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今年,乘着上海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强劲东风,由上述6家单位联合发起、上海戏剧学院具体承办的1994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旨在组织一项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相称的高层次戏剧文化盛会,促进上海与世界高水平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推进我国的戏剧事业和莎学研究。正如高占祥部长在祝酒词中所言:人类只有的交往中才能加深理解,艺术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不断发展。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博采古今,中外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繁荣;只有这样,我们的戏剧事业才能振兴!高部长简洁的一番话,充分点明了举办这次国际莎剧节的深远意义。
19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从9月20日起至26日结束,持续7天。莎剧节期间,莎士比亚的戏剧演出和学术活动并驾齐驱,中外艺术家和学者共同切磋,从而显示出本届莎剧节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商品位的特点。开幕式、闭幕式简朴、隆重而又富有莎剧节特点。开幕式上由上海市委副书记、莎剧节名誉主任陈至立和英国著名的莎学专家罗尼•莫英拉恩教授分别致词后,马上开演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四世》,那大气魄的舞台场面,首开本届莎剧节不同凡响的气势;闭幕式则由上海市文化局局长、莎剧节副主任孙滨和参演剧团代表作简短发言后,一出恢宏壮观的中国首部莎氏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把本届莎剧节和观众的情绪推向最后的高潮。上海电视台都先后作了现场直播。
许多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纷纷来涵来电表示祝贺,高度重视上海举办的这一次国际莎剧节。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曹禺在病中专门写了两条题词:祝19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观剧节获得圆满成功。”“群贤毕至,大雅咸集。”;高占祥副部长也挥笔题词:“群贤毕至大雅云集莎翁剧展浦江生辉。”此外还有孙家 、王佑良、赵澧、张君川等著名教授纷纷给莎剧节寄来贺词贺信,台湾、日本、香港口及国内许多省市专门组织起观摩团来到上海,可谓盛况空前,气氛热烈!
莎士比亚戏剧不仅属于英国,属于某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成千成万的观众在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过程中,体验着莎剧中所包含着的真善美,以及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矛盾与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和道德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事实上,莎士比亚戏剧早已成为不同文化交错的共同基础。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出不同的导演,诠释出不同的莎士比亚。本届国际莎剧节参演的中外剧目共有9台:上海戏剧学院的《亨利四世》,导演苏乐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奥赛罗》,导演雷国华;上海越剧院明目剧团的《王子复仇记》,导演苏乐慈;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威尼斯商人》,导演康安声;哈尔滨歌剧院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导演郭小男;英国索尔兹伯里剧团与爱丁堡皇家书院剧团联合演出的《第十二夜》,导演德布拉•佩奇;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的《麦克白》,导演蒋维国;德国纽伦堡青年话剧团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导演鲁尔夫•约翰斯迈亚;台湾屏风表演班和上海现代人剧社联合演出的《莎姆雷特》,导演刘云。此外,还外复旦大学复旦剧社的《威尼斯商人》,东北师范大学中文剧社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片断),以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有线电视台的四集专题片《莎士比亚的世界》,包括《女性篇》、《君主篇》、《臣民篇》和《奸 篇》,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原版莎士比亚故事片,等等。话剧、歌剧、越剧、广播剧、中国的、外国的、专业的、业余的,还有银屏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呈百花齐放,争香斗妍的气势,这使置身于多种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亚显得多彩多姿、格外楚目动人。
1.《奥赛罗》的新诠释
年轻的女导演雷国华执导的《奥赛罗》,在观众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它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长期积淀在人们心目中的表现模式,将悲剧的重心由奥赛罗向伊阿古倾斜。不少观众认为这是本届国际莎剧节最有震撼力的一部戏剧。
而一些老学者对这出《奥赛罗》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是雷国华的“奥赛罗”,或改名为“伊阿古”也许更加合适。对于此说法,雷国华毫不避讳,因为她是有意识地加强了伊阿古的戏,并一改伊阿古在人们心目中那种纯粹的奸诈小人的形象,给他的犯罪心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伊阿古之所以产生不平衡的心态,是因为他强烈不满于奥赛罗不用人材用庸才,提拔连仗也不会打的凯西奥为副官。导演认为:莎士比亚把人类的一种弊病――忌妒,夸张到无已复加的地步,因为伊阿古的忌妒才煽起了奥赛罗的忌妒,而忌妒的起因却是由于世态,由于社会的不公和不平,这就确定了,她这一部富有现代精神的寓言悲剧《奥赛罗》。她自信这种由不公正引起的忌恨心理是我们现实生活常见的,因而能够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共鸣和沟通的。因为“人类就是在厮杀的悲剧中前进。”
改编者将原作删改为6场戏,去掉了大量的叙述性台词。导演集中了伟何、金梦、尹铸胜等影视剧明星,将奥赛罗、苔斯德蒙娜和伊阿古演得极富人性和激情。伊阿古最后不是束手被擒,而是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给人以意外的震撼。然而,导演在挖掘伊阿古的犯罪心理以及他加害了无辜女主人欲罢不能的复杂心态方面,显得不够细腻和深入。
该剧在一景到底的舞美设计上很有想法。在人艺以演小剧场戏剧为主的演出厅里,舞台上是古罗马建筑废墟,高大的石柱和残垣断壁,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菱形的地面构图延伸着丁字型的舞台框架,向前台观众席伸展,中间的花道小径一直通向观众入口处的大门,加上拓展至后台的白色长廓,使有限的表现空间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而产生纵深之感。与此相辅相成的是一头一尾那幽远玄妙的佛教音乐,使全剧平添了几分远古风韵,令人产生种种联想和思考。
2.气势恢宏的头尾两台莎剧
话剧《亨利四世》和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是本届国际莎剧节开幕式与闭幕式上的重头戏,它们以恢宏的气势,受到了中外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这两出莎剧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在我国的莎剧演出史上,《亨利四世》和《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都是第一次搬上中国舞台,没有任何可供参照的经验作为借鉴;其二,这两个原版剧本的篇幅都很冗长,《亨》剧分上下两部,《特》剧也是故事繁复,人物众多,国外演起来都要3个小时以上。这对于现代舞台无疑是一个难题,人们的生活节奏远远超越了莎士比亚时代,因此,对莎剧的删节是一种必然。
《亨利四世》的编导突出了福斯泰夫这条线,浓缩了宫延内部的阴谋斗争。前者写年轻的哈利王子与福斯泰夫一伙嬉闹鬼混,最后断绝关系而成为英明的王位继承者。那一组组以快乐而又爱打哈合、干荒唐事的福斯泰夫为中心的舞台画面,流畅而生动;后者写亨利四世努力平定各路叛逆诸候,但因背负篡位的罪愆而内心不安,其中有些战争场面的处理既干净又具雄健之风。导演苏乐慈将原本差不多近7小时的演出压缩在2个小时里,并能把原作的主要精神体现出来,这是相当不易的事情。但是,如何把这两条线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调整。同时,人们对导演对整出历史剧的阐释略感欠缺。
《亨》剧粗木质框架式的舞美设计,显得质朴而凝重,与这出大气魄的历史剧十分吻合。同时,它为导演提供了极好的展示天地。
导演的总体构思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不平凡的气度。大幕拉开时,透过一束迷朦的光柱,从舞台深处徐徐推出老国王亨利四世,仿佛这位英国君王从历史的尘埃中威严地向我们走来。李家耀和赵屹欧把亨利四世与福斯泰夫扮演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演在许多大场面的把握上,很见功力。例如,在老王之死这场戏里,她充分调动起灯光、音乐等多种舞台手段,将这场戏处理得十分细腻感人。
《亨利四世》这部首演于1994年上海国际莎剧节开幕式上的大器之作,无疑将我国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开幕式的成功演出尾相呼应,闭幕式上的压轴戏、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则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显现出莎士比亚所具有的那种史诗般的气魄。
导演郭小男以他独特的艺术处理,大气磅礴,寓庄于谐,揭示出这部以古希腊神话特洛亚战争为背景的戏剧故事中,所包溶的深邃的思想内涵。那宏大的戏剧场面,再现了莎士比亚原作的现实感和历史穿透力,给人以震撼和思考。
女主角克瑞西达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水性杨花、举止轻浮的女人,而这出剧的导演却对她作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克瑞西达这个年轻貌美的女郎是这场无谓战争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她被作为交换人质的贡品,被迫离开她心爱的情人特洛伊罗斯,离开她亲爱的祖国特洛亚,来到敌国希腊军的军营里。在那里,她那冰清玉洁的少女身躯倾刻间就遭受到男人粗野的玩弄和摧残。导演在安排她上场时,作了精心的、恰到好处的处理,四个壮实的希腊士兵高高地抬着克瑞西达上场,如同抬着一只即将被送上祭台任人宰割的羔羊,她那瀑布般黑色的头发垂落下来,将她的脸衬托得格外苍白。当克瑞西达刚被放落在地时,一群希腊将士立即包围了她,几十双贪婪的手和着那淫欲的目光,齐涮涮地伸向了她,克瑞西达表现出万般惊恐与痛苦。在后一个场面里,为了求生存,克瑞西达不得不献出她的心上人给她的信物――红授带,她当着那个自称能够保护她的希腊人所装出强颜欢笑,以及她背着人唱出的那段痛苦而哀怨的心声,强烈表现出她对这场战争的控诉与愤懑,因而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同情。
导演还改变了以往大歌剧重唱不重演的普遍现象,赋予这部歌剧各种动静相交的舞台调度。比如,女声多种声部的合唱,不是静止在舞台上的。导演让这些合唱队员身着黑色的丧服,在光线昏暗的舞台上变幻各种队形和姿势,表现出这场打了十年之久的特洛亚战争给广大妇女们带来的不幸与悲痛。郭小男在导演风格上追求着一种雕塑美和形式美,他充分调动起歌剧演员的表演能力,许多场面令观众过目不忘。
《特》剧的作曲和音乐处理是前卫的、与众不同的,它从另一个方面为全剧注入现代气息,引起音乐界同行的普遍关注。金属框架结构的舞美设计和变化多端、很有想法的灯光设计,也极富现代感和表现力,他们与导演卓越的艺术感觉交融在一起,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愉悦。
但就整体来说,观众在欣赏这部歌剧的过程中有一种吃力之感。这和剧本头绪与人物较多有关,中国人对西方家喻户晓的希腊神话毕竟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改编者可以再删去一些枝蔓。后半场戏的导演功力如果再用些颈,往上再推一步,那么高潮戏就能象幕启时一样给人以动人心魄之美感和气势。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部首开亚洲莎士比亚戏剧改编为歌剧之先河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为中国歌剧与国际接轨,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一步。
3.莎剧的戏曲化、儿童化和演义化
如何使莎士比亚走下神圣的艺术殿堂,真正走到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