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保:当代西方国家政党转型的潮流审视

作者:王义保发布日期:2015-02-06

「王义保:当代西方国家政党转型的潮流审视」正文

新时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给世界政党政治带来重大变化。传统型西方政党逐渐衰退,政党阶级与群众基础的中间化、全民化趋势不断加强,政党意识形态淡化、左右政党政策趋同化发展,加强政策适用性建设和进一步推进政党民主化改革以提高政党合法性,成为了当代西方政党转型与变革的特点和趋势。只有充分厘析西方政党发展的新形势,把握世界政党政治变化的新规律,才能不断地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建设。

一、中间化是西方政党建设的重要趋势

政党的生存发展与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随着世界各国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组合,各国政党的社会政治基础和功能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各国政党不得不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开拓有利于政党发展的广阔空间。随着时代主题和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现代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各个国家在产业结构、经济形式、社会阶层、利益格局、文化传统等方面日益革新,政党加大自身调整力度,增强适应性,应对转型社会的各种危机和挑战,不断顺应赖以存在的且已变化了的社会环境,是新时期政党得以发展壮大的机遇与契机。诚如马奇和奥尔森所说:“政治主体对外界的依赖性越小,其适应性的必然性就越小,但是忽略环境同样会有长期的隐患,如果一个组织无需监测其所处的环境,它在此方面的竞争力将日益枯竭。”[i]于是,顺应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变化,西方各国政党纷纷掀起了拓展生存空间的策略调整和转变。

新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展开,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传统工业逐步衰弱,高新科学技术和第三产业快速崛起,使得许多西方国家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分化调整,社会阶级结构和人口就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无产阶级工人大幅度减少,新兴信息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猛增,科技、金融、管理、教育、文职人员等“白领”阶层人士队伍日益壮大,“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逐渐成为一些国家社会阶级结构中的主体,日益成为了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向中产阶级靠拢”成为了西方各类政党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扩充本党人员数量的重要举措。政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表现在如何取得或参与政权、巩固政权,为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群体谋取利益。在选举政治的情况下,政党只有赢得尽可能多选票,才能实现和维持执政、参政地位。而且随着政党体制的多元化和政党数量的增加,各政党之间的竞选更加激烈。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集团的利益,为了争取更多民众的选票,传统的各个政党――无论左右――纷纷把吸引中间阶层选民作为竞选活动重点。为了争取日益壮大的中间阶层队伍,西方绝大多数政党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纲领和政策,淡化阶级和意识形态色彩观念,革新与修正曾经激进或极端的理论和纲领,照顾中间阶层的愿望和利益,突出和体现中间阶层的要求和主张,在组织上大力发展中间阶层出身的党员,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从而赢得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最后得以竞选成功而上台执政或维持执政。一个政党,不论理想多么崇高与远大,意识形态多么纯正和严密,如果不能够取得社会多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维护和实现所代表阶级甚至最广大社会民众的利益,就很难得到广泛意义的赞同和支持。在西方政党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生活中,显然,政党“中间化”趋势是各个政党确保本党利益的一种策略性转变,是西方传统政党顺应新时期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明智选择。

现代西方政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够吸引更多选民的选票,纷纷广泛大力吸纳社会中间阶层党员,或把中间阶层的利益要求作为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从而争取数量众多的社会中间阶层的支持。这也是随着传统工业逐步衰落,旧式产业工人队伍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多数西方国家政党因应形势变化探寻发展新的契机。英国工党面对社会结构形势的变化,自80年代以来开始了现代转变的步伐。经过金诺克、史密斯、布莱尔等政党领袖的艰苦努力,英国工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工党诞生于1900年,它本是在职工大会基础上随着工会运动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社会主义为目标,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合作的左翼政党。它以工人阶级为主导力量,是一个广泛代表钢铁工人、造船工人、煤矿工人、汽车工人的政党,目标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政治利益。工会是工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以集体名义入党。因此,工党常常被选民怀疑为工会的党,而不是人民的或民族的党。自二十世纪20年代以来,工党一直与保守党在英国政坛上轮流坐庄,执掌政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改变,到20世纪80年代,工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危机,社会基础遭到侵蚀,民众支持率急剧下降,1983年大选中的失败,得票率和当选议员人数创战后最低记录,面临着可能失去主流政党地位的危险。鉴于这种情况,1983年金诺克担任工党领袖后,全面彻底地审查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全面改革。从金诺克开始经过史密斯到布莱尔,工党改革历经十多年,持续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使得工党从工运党变成了选举党,从阶级党转为了人民党。1995年布莱尔在法比安协会纪念大选50周年大会上宣称:“想使工党成为其成员包括个体户和失业者、小企业主和他们的顾客、经理和工人、房屋所有者、补贴住房租用者、技术工程师,还有熟练的医生和教师的党。”[ii]改革后的工党极力迎合社会各阶层的要求,大力淡化阶级性质,摒弃阶级政治,寻求跨阶级合作,努力使自己变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布莱尔呼吁跨阶级的合作,一再宣称自己不仅以“工人阶级”名义,也是以人民的名义讲话,工党应该成为“人民的党”“商业界和企业界的党”“应该使党变成一个开放的,拥护它所寻求代表的社会的党”。工党原有鲜明阶级特征逐渐消失,全民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工党纲领中“劳工”的称谓被“所有人”概念代替,“社会”被换成了“共同体”。工党阶级意识消失不仅仅是为了赢得大选的战略手段,而是适应社会结构变化,迎合新时代利益多元化发展趋势,巩固党自身执政地位的现实调整。

适应西方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中产阶级已成为社会主体的情况下,作为西欧主要社会党之一的法国社会党,为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提出了锐意变革的“新阶级联盟”战略。“新阶级联盟”战略初创于1999年,由法国社会党领导人、法国总理若斯潘首先提出并加以倡导,逐渐成为了法国社会党新时期建党的主要指导思想。“新阶级联盟”战略认为,在存在不同群体和阶级的现代法国社会,中产阶级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主体和核心力量,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诸多因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日益增加。社会党应根据法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积极调整各项政策以适应新形势,更多关注中产阶级的意愿和要求,取得中产阶级的认同与支持,从而调和中产阶级与民众阶级的利益和矛盾,大力拓展社会党的阶级基础和选民队伍,扩大社会党的力量和影响。由于中产阶级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良好的政治参与能力,社会党加大了对中产阶级的组织发展力度,取消在入党方面的种种限制,广泛吸纳中产阶级精英分子加入组织,建立了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中坚力量的跨阶级的政党。“新阶级联盟”战略适应了法国社会新形势,极大地获取了民心和社会更广泛的支持,对增强社会党的政治威望和巩固执政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社会主义政党,具有鲜明的工人阶级特性,早年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改变,彻底地从工人阶级政党转向了人民党。这是因为随着工业社会的解体,新技术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的兴起,工人阶级从强大的多数变成了微弱的少数,德国社会民主党面临着党员人数不断减少,党员素质严重下降的威胁。1959年11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召开的特别会议,通过了新的基本纲领――《哥德斯堡纲领》,明确指出“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的党”“社会民主党欢迎每一个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基本要求的人参加到它的行列中来”。1989年12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柏林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跨世纪的纲领”――《柏林纲领》,指出党“必须对成为社会成员多数的中产阶层具有吸引力”。以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施罗德为代表的党内改革派坦诚认为“毫不隐讳要使社会民主党成为中间阶级的政治议程代表的意图”[iii]在1998年的竞选纲领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声称“我们依靠高度熟练技术的、积极进取的雇员,依靠在家庭和社会中为我们的子女的教育承担责任的男子和妇女,依靠富于远见、投身事业的经理和企业主,依靠具有革新精神的、灵活的中间等级、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依靠勇敢的创业者,依靠出色的、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信息工作者、医生和工程师,依靠从事大量发明创造的技师和科学家,依靠具有责任感的德国工会。这些都是我们所信赖的人。他们同我们社会中的这些创造效益的人们一起组成德国的中派。”[iv]正是因为越来越争取到了广大中产阶级的支持,德国社会民主党连续赢得了1998年和2002年大选的胜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荷兰工党、意大利左翼民主党、瑞典社民党等欧洲社会党先后上台执政或参与执政,面对新科技革命推动的不断变化的新环境,针对社会结构“中间势力扩大,两端势力萎缩”的客观现实,纷纷走上温和改良之路。多数国家的主流政党为扩大自己的选民基础展开了激烈竞争,中间阶层这个多数群体成为了左右政党共同争取的目标。传统的左右翼政党赖以生存的原有社会力量格局被打乱。左右两大政党为了争取日益壮大的中间阶层队伍,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和拥护,都在逐渐向中间靠拢。欧洲人民党明确提出了“欧洲的未来在中间”的口号。几乎在所有西方国家中,选票不再是按阶级分界线来划分,寻求一种跨阶级的联盟与合作,放弃阶级政治和传统政治分野,寻求更广泛的社会支持,成为当今西方各国政党建设的主流趋势。

二、意识形态趋同化成为了西方政党改革的潮流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德斯杜特•特拉西(1754-1836)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从哲学认识论和政治伦理实践的意义上把“意识形态”界定为“思想的科学”或“观念的科学”,认为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是一种负有使命的拯救人类和为人类服务的、使人类摆脱过去的种种偏见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的理论反映,“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v]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反映了该阶级的立场、信仰、利益和价值取向,为他们的行为和政策提供了合理性辩护。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代表者,为了广泛地号召和动员民众,凝聚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必须要建立一套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灵魂,是政党阶级意识的自觉反映,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道路的根本认识或看法,是关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理想诉求。正是政党意识形态为人们的社会生存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价值导向,从而产生了民众对政党的高度信赖和自愿服从。

根据政党意识形态的不同,通常把政党分为左派(翼)、右派(翼)和中派政党。这种以政党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为标准的划分方法起源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中保守主义者(倾向于维持君主制)坐在发言席的右侧;激进主义者(要求彻底抛弃旧制度,建立自由、平等的共和制)坐在左侧;持中间立场的人(希望某些变革)坐在中间。从此,人们把持有比较激进的意识形态的政党称为左派,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