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钧:社会治理与政社分开

作者:唐钧发布日期:2015-04-21

「唐钧:社会治理与政社分开」正文

〔摘要〕当今中国,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社会管理需要向社会治理转变,即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对中国社会而言,要向社会治理转型,需要政社分开。社会组织的影响力不仅存在于社会领域,还会辐射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治理;政社分开;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100732。

在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具体的提法是:"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1〕

此前,在官方文献、学术著作和新闻媒体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新的"社会治理"的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

要讨论以上问题,恐怕就要回顾一下新世纪以来的历史,并且从社会管理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说起。

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乍一看,"社会管理"一词似乎很"社会学",然而搜遍西方社会学经典,此概念却芳影难觅。不过在前苏联,有奥马洛夫所著的《社会管理》,〔2〕此书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译介到中国。书中的"社会管理",被定义为"管理主体对社会系统的有科学根据的影响,为的是使系统实现它面临的目标和任务。"显而易见,这本书中的"社会管理",是在计划经济的理论框架下以当时风行世界的"系统论"的语言表述的。

2002-2003年爆发的"非典",给党和政府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极大的震撼。于是,"社会管理"一词被提上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2004年9月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社会管理"一词首次亮相,当时的提法是"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3〕 试图用一个复合名词,从建设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政策视角,对社会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提法,得到了学界的积极回应,郑杭生论述了广义的和狭义的"社会建设与管理"。他指出:广义的界定是指"整个社会的建设和管理,即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狭义的界定则着重指"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这里的社会指的是作为整个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的狭义的社会"。〔4〕

到了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为对学界的回馈,"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概念,"社会建设"与此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二而一,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并列为"四大建设",① 对"社会管理"的新提法则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5〕

对于这个变化,学界再次作出热烈响应。2006年,王思斌在《社会行政》〔6〕 一书中,对"社会管理"作了界定,他认为:社会管理"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这里的社会管理是相对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而言的,指的是由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和管理活动"。

2007年,何增科撰文提出:"为了推动学术研究走向深入,学者们倾向于从狭义上来界定社会管理的含义","狭义上的社会管理,一般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除了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以外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7〕

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将"社会管理"界定得更为偏狭。譬如说:"狭义的'社会管理'主要集中在社会治安、信访和公共安全工作方面,主要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8〕 这个说法与当年"压倒一切"的"维稳"挂得很紧,只能被看作是一个与党政部门的行政职责或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操作性定义。

但真正为学界认可的"社会管理"虽然也被看作"狭义",其词义也要比"维稳"广泛得多。何增科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9〕

李培林认为:"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10〕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思彬和何增科定义"社会管理"时,已经出现了"治理"一词,并将其与"管理"相并列。也许是为了与"维稳"作一词义上的切割,在公共管理学界早已得到普遍认可的"治理"一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使用。譬如张敦福、沈叶认为:与学界常说的"社会管理"词义更为贴近的英文名词,实际上是Social Governance,而"Governance"一词在学界被译为"治理","最常涉及的领域包括社会资本对当地地方行动者的作用、社区治理、社会服务、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社会团结、社会不平等。这些领域均与基层老百姓的社会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民生领域的重要问题。"〔11〕

以上的研究成果,最终在2011年胡锦涛的重要讲话〔12〕 中体现出来,这个讲话的标题是"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2012年召开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13〕

二、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

要进一步讨论"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就要展开讨论"管理"和"治理"。这通常会涉及到三个英文单词--"Administration"、"Management"和"Governance"。前两个单词翻译成中文,都是"管理"。但"Administration"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尤指政府机构中科层制架构中的行政管理;"Management"则取自于市场,因此蕴含着经营管理的意思。新公共管理理论试图用"Governance"一词来取代前两个常用词,并赋予一种新的涵义。中国的学者在接受这个新的概念时,为了表示与"管理"的差别,将其翻译成了"治理"。

"Governance"或"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界和政界的青睐。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14〕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

①后来在十八大报告中又加上"环境建设",成为"五大建设"。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

其一,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其二,社会治理必须倡导"调和"。社会本身是一个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通常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中。所以,不能试图用某种强力乃至蛮力去"支配"社会。而是要让社会本身发挥其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乃至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社会治理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在收放张弛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以往的社会管理的缺陷,恰恰是过于迷信强制力量。

其三,社会治理必须兼顾"多元"。社会是由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构成的,不同的阶层和群体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都是不一致的。因此,社会治理必须非常重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论多数少数,不论强势弱势,不论公立民营,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错把高高在上的施恩赐惠当成了最高境界,而且极具"社会排斥"的色彩。

其四,社会治理必须注重"互动"。要引导全社会达成利益共识,尤其是针对长期目标的利益共识,就要建立一个适合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使多元主体都能够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然后在沟通交流、相互妥协、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社会共识。在行动上,也应该是互动型的,上下配合,同心同德。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是"一言堂",急功近利,短视而只顾眼前利益。

综上所述,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诸如一刀切、运动式、压制型、堙堵式、恩赐性、排斥性、一言堂、功利心……不一而足。这恐怕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要用一个新的概念,其实也是一种新的理念--社会治理来取代以往长期使用的社会管理一词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

从理论上说,现代社会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理性"二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个人利益的"气场"就可能像水面上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开去。但时空条件是有限的,个人利益的"气场"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和碰撞。如果大家都坚守自己的"气场"丝毫不让步,其结果就必然会导致社会冲突,其结果可能就是"双输"或"多输"。

因此,理性的选择是以"妥协"为号召,请大家坐下来进行谈判,大家都在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上后退一步,适当地收敛一下自己的"气场"。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