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峦:经济台独幽灵在台湾徘徊」正文
如何正确处理与大陆的经贸关系,今天的台湾还为此苦恼!而反对力量正在努力试图先行实施“经济台独”的政策,切割两岸关系,更是令人关注。
台湾的新生报不久前发表社论说,日前亚洲《华尔街日报》以“台湾让自己落后”为题发表社论,分析台湾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引用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数据,强调中韩FTA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对台湾主要出口产业,如钢铁、机械、石化、纺织,以及面板等都造成严重影响与冲击,绝对轻忽不得。该报还指出,台湾和大陆两个经济体紧密相连,若能完成签署相关协定,反而有助于台湾分散风险。亦即两岸关系走向正常化,台湾才能国际化、自由化,才能减少对大陆经济体的依赖。《华尔街日报》直接断言,“台湾要减少对大陆依赖的正确方法,在于穿越北京”。
该社论继而指出,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概适用当前台湾对大陆的关系,如果台湾只会拖延或回避,不仅不利于己,终将一事无成。对此,国发会主委管中闵亦坦言,《华尔街日报》所言并未夸大,台湾不能跳过大陆,妄想融入区域整合,“要先稳定两岸关系,台湾才有机会走到更多市场。”《华尔街日报》精准地指出台湾的图存发展之道,在于“穿越北京”,不失一针见血。
我们认为,因为两岸政治关系没有得到妥善的推进,所以,两岸经济贸易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现在,这个不乐观的结果已经出现,综合分析,大概出现三个动向:第一,愿意与大陆合作发展经济贸易,双方关系密切化;第二,借助大陆经济贸易平台,台湾自己走向世界;第三,拒绝与大陆进行任何合作,台湾要先行实施经济独立。
对于第三点,必须高度关注,不要掉以轻心。民进党在政治上鼓吹“独立”没有多少人应和,但是,利用两岸经济贸易制造大陆威胁论,进而提出台湾“经济台独”,则有一定的市场。
民进党是如何具体鼓吹“经济台独”的呢?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以极端意识形态以及民粹来审视两岸经贸关系,衡量尺子是台独意识,而不是民生民利;第二,以蓝绿对决的心态来对待国民党、马政府的两岸经贸决策,“卖台”帽子满天飞。第三,继续向民众灌输大陆是“洪水猛兽”的观念,把有益台湾民众利益的两岸经贸互动污名化。
形象言之:“经济台独”的幽灵在台湾徘徊!
也就是说,前一段时间,国共希望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让两岸人民共享两岸和平发展的红利,所以,分两步走,先经济,后政治。但是,民进党觉得这是国共主导民意的开端,对自己的政治生态有重大威胁。所以,民进党不愿意把经济回归到民生利益上来,反而加大了经济政治化、“经济台独”化的操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两岸经济问题专家王建民曾在《中国评论》月刊撰文分析说,在岛内存在台湾经济“大陆化与国际化”的争议。今天岛内存在一种普遍共识,认为台湾经济过于依赖大陆,分散市场,降低依赖,具有强烈的“反台湾经济大陆化”的思维与主张,这不符合区域经济整合理念。同时,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问题上,民进党(蔡英文)主张“由世界进入大陆”的发展路径,即先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再实现两岸经济整合,虽然是理论选项之一,但不符合客观现实。国民党主张“由大陆走向世界”,即两岸率先签署ECFA,然后对外签署FTA,再参与多边区域经济整合。大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最大的“制造工厂”,台湾经济发展如何能回避大陆化?台湾已有有识之士提出台湾“追求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与经济国际化,不能排拒大陆化”的主张。况且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不应排拒台湾经济的大陆化,而应进一步推进台湾经济的大陆化,实现两岸经济的高度整合,振兴中华民族经济。
我们认为,王建民把有关问题的实质言简意赅地分析出来了。
由此我们还要指出,民进党推行“经济台独”主张不奇怪,如果国民党有关人士也中计,认为可以利用大陆经济,但是两岸经济贸易不可以进一步密切合作,甚至认为大陆经济对台湾是威胁,如国发会主委管中闵日前表示,台湾未来每年都将发布“两岸风险红皮书”,那么,马政府与国民党就成了“经济台独”的帮凶!这是要警醒自己的。
两岸经贸关系的实质就是,紧密合作,两岸化、民族化,共同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双赢双利。须知,大陆没有台湾一样做得到,台湾没有大陆就很难做得到。这样说够直白了?
因此,如果从利用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认为可以与大陆签一个合约,然后拿这个合约去与世界经济体系签国与国之间的合约。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就是在自己骗自己了。与大陆打交道目的是今后不依赖大陆,与大陆接触是为了疏离大陆,这样的思维几近错乱,太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