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阳:台湾是面破碎的镜子」正文
台湾学生的"占领"运动将何去何从?24日,占领立法院后的学生冲进行政院后,被台湾警方强制驱离。当天早上警察清理行政院大楼时逮捕了61人,其中有35人可能会被起诉。
在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全数缺席下,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常设委员会24日联席初审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通过提案要求行政院撤回服贸,并重启谈判。马英九政府正面临极为尴尬且难处理的局面,一些学生组织已经呼吁在台湾全岛罢工停课,以让更多的人能到台北市参加抗议活动。
2012年台湾大选时,我在台北观选。我可以感受得到年轻人对政治的不感冒。这些小清新的年轻人喜欢那些简单的小情歌,没有罗大佑般充满社会关怀的愤怒,而是讨论什么叫美丽、什么叫丑陋、什么叫疏离……对他们而言,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就是政治。但两年后,他们发起了这场抗议活动,并称为"向日葵运动",因为这个名称代表阳光和透明度。
关于此事,很难做出谁对谁错的结论。贸易自由、尊重民选政府,纠正偏差可以靠集会游行和选票,都是普世价值,但在台湾学生与政府的冲突中,坚守哪个与不坚守哪个,让两岸的人们从来没那么纠结过。
服务贸易之争是在争论贸易自由么?
研究台湾和香港问题时,很难适用一些通俗的方法论,比如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贸易往来问题。理论上,市场原教旨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一般支持者会批评那些认为大陆在让利、香港人不懂感恩的观点,因为所谓的"特供"(香港大部分农副食品由内地进口,为此内地还建立了供应和食品安全检查系统,以满足香港对食品质和量的要求)是正常的贸易行为。同样,那些认为大陆游客是"蝗虫",甚至反对自由行的言论也是挑战普世价值。
最为复杂的是,双方的经贸往来背后有"统战"因素,有时讨论的语境没办法转换成单纯地讨论贸易自由、民主规则问题。特别是对台湾这样一个主权定位和前途都未决的民主政体来说,已经不能完全用普世价值体系来解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但假议题就是假议题,不要高尚地说学生是在如何要回自己的民主等,占领立法院行政院可以说是争自由,但离求民主还很远。这一时间过程中马英九政府黑箱操作、程序不正义等问题都是值得讨论的。
但假设马英九政府更尊重程序,服务贸易也完全有利于台湾,学生们也还是会占领立法院,因为这一行为本质上是来自对大陆的恐惧,与欧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类似风波里的主要诉求"反资本、反全球化"实则不同。这项与大陆签订的服务贸易协议将允许两岸在一系列服务领域、从银行业乃至殓葬馆,对对方进行投资。反对者担心两岸过于紧密,台湾会因此被大陆控制。另外一种声音支持降低某些行业的贸易壁垒,但反对国民党立法委员依仗其立法院多数党的优势强行将这一动议提交至立法院进行投票,而未对协议进行承诺的逐条审查。
近年来,台湾已经出现了左倾的苗头,但还未出现可靠且理念真诚的左翼政党。而大多数所谓的反财团、反资本和反全球化的运动都喜欢搭两岸关系便车,认为马英九与财团勾结,大财团则是两岸关系缓和后最大受益者。学生运动将台湾一些民众近年来对马英九两岸关系政策上的不满推向了高潮,触及了人们关心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包括国民党的独裁历史、以及台湾与大陆之间令人不安的关系:不断崛起的北京坚持"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双方经贸往来越频繁,台湾越依靠大陆,最终必将与大陆实现统一。贸易自由一说在这一事件中似乎不能简单适用。
坦白说,以台湾今天的文明程度,流血和暴力镇压几乎不可能出现。至于社会运动应该把握到什么程度?是否应该尊重民选政府、尊崇体制?而纠正其偏差又该采取什么行动?占领立法院和攻陷行政院是否是很好方式?学生的社会运动能不能代表台湾人民?动用警察权强制驱离学生是否有正当性?都值得探讨。
美国社会学者赫希曼认为,面对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组织的衰落时,一般有三种选择:忠诚、呼吁、退出。显然学生们的诉求属于呼吁。代议制政府也有失灵的时候,可以呼吁,抗议,但纠正方式并不仅仅只是如此。台湾不是大陆,驱离学生有本质不同。除非你在质疑当年大多数人选举出的马英九政府的合法性,但若是如此,你可以去推翻,甚至对公权力诉诸暴力。
我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是出于自己的判断,又有多少是搭便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马英九危机公关能力饱受批评,而且缺乏政治智慧,这样的结果除让大陆微博上的脑残粉雀跃外,哪一方都不讨好。至于一些台湾媒体发表的"台湾民主法治最败坏的一天"的看法,则有点上纲上线,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台湾问题症结是"与捆绑了十亿消费者的威权政体打交道"
撤回服贸、重启谈判再所难免。但怎么能够与大陆签一个不损主权又保经济成长的协议,对当下的台湾,是个无解的难题。不签又能怎么办,能提出一个替代的经济成长政策么?作为一个几乎完全靠贸易的经济体,台湾能放着身边巨大的经济体不开放吗?
即使民进党在未来几年内,在所有的选举中大获全胜,完全执政,也很难改变两岸关系不断拉近的长期趋势。
台湾经济依赖于贸易,而大陆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台湾巨额贸易顺差的来源。在台湾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中,大陆处于中心地位。台湾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有80%流向中国大陆。除了这种经济上的互相依赖之外,大陆还在以许多其他方式对台湾施加影响力,造成难以长期抵御的局面。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大陆区域依然布有导弹,大陆施加的影响,包括双边和地区性经济协议,制约了台湾的国际空间。服务贸易协议便是如此,马英九政府称,没有这一协议,台湾就不能与其他国家和贸易组织签订协议,比如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组织。
大陆对台政策也会左右在大陆有投资和固定资产的数十万台商的政治选择,这些台商有不少是巨头。过去两岸达成的许多共识,也许只能说是国共共识,或者说是"郭台铭共识",因此马英九才会不断被质疑。
理论上,这很正常,民主社会里,商业巨头本身就有影响政策的能力,欧美也是如此,一些跨国巨头公司也游说国会,让当局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对华政策。但因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使得这种让步有可能是致命的。比如2012年大选期间,一些商业巨头在临近投票前公开表达了对马英九的支持以及对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担忧。自从台商蔡衍明入主台湾著名的传媒集团旺旺中时后,这家媒体变得比大陆在香港投资的那些左派媒体还无操守。
面对这些强大的压力,台湾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唯一用来说服国际社会以及大陆民众的是其成熟的民主社会制度、较为先进的社会治理经验。任何一个主政台北的领导人,维持现状时,都可以有理有据地指出,政府只是在遵从公众的意见。这也是台湾最大的筹码,两岸关系缓和贸易正常化,受益的其实不仅仅是学生们批评的财团。不少大陆民众因为这种正常化,得以认识CCTV以外的台湾,甚至对台湾现状投以羡慕之情。
台湾民众渴望两岸关系正常化带来的和平与经济成长,但他们并不愿意为了得到繁荣,而放弃一些价值。但北京的立场是无法动摇的,北京的影响也是无法回避的。
前华尔街日报驻京中国总编、道琼指数中国总执行官James McGregor先生根据自己在华十多年的经历给在华外企写了本书,名为《十亿消费者》(One Billion Customers)。书中谈到,欧美许多跨国巨头与北京进行贸易的过程中,甚至政府与北京的贸易谈判中,有许多他们难以启齿,甚至违背他们价值观的一些事情,但为了这个消费市场,他们还是做了。而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重灾区,一些高官子女不断被安排进公司。
在中国执政党内部,其实还是有相对积极的力量,比如具体涉及到经贸的部门比意识形态浓厚的部门要开明一些。比如WTO协议的中美部分,最后是妥协的结果,这个协议安抚了中国政府内部两派批评最激烈的官员,电信和保险部门。中国只允许外资在保险公司中占有49%的股份,而外资在电信增值服务中的股权比例也从51%降到了50%。作为交换,试图改革的那一派被允许加快部分城市开放这些业务的时间表。
大陆当局并不能完全代表十亿消费者,内部也有正在兴起的制衡力量,服贸协议、WTO协议等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力量其实也在制约着大陆执政者。若美国等当年完全拒绝中国,放弃十亿消费者,也许今天的中国会变得更加没办法接触。在朱 基任总理期间,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其它贸易谈判,中国还第一次建立了各部委间的征询机制。中国自上而下的命令式体制在遇到商业和经济问题时正经历着变革。
但即便如此,如何与之打交道还是个难题。
中国大陆与马英九当局过去这些年开启了一个更紧密联系、乃至未来会走进政治谈判的两岸关系。表面上,推动这种趋势的力量是经济往来,但趋势本身却更为复杂,并非仅仅出于经济原因。
台湾在1991年宣布"动员戡乱"时期终止后,时任陆委会副主委的马英九,作了一个题为《终止动员戡乱后对中共及两岸关系之定位》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中华民国之主权及于大陆全境的立场不改变,但仍然坚持"现阶段我政府与中共政府不作政治性、实质性接触"。比较重大的调整则是放弃以"戡乱"方式统一中国,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再视中共为当然的"叛乱团体",同时将中共定位为"实际控制大陆地区之敌对政权"。
马英九的两岸关系观大概也就局限于此。"内战尚未结束的两个政治实体"显得十分粗暴但也无奈,毕竟台湾已经解严。其实北京也十分纠结,"以经促统"固然是其选择的一种可行方式,但也让一个更为真实、可以接触的台湾展现在大陆青年人面前,尽管台湾没想象中那么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弗里德曼曾预测,香港的明天取决于两种速度的比较:香港的内地化,或者内地的香港化,哪种发展的速度快,将决定香港的未来。同样,对台湾也是如此。
走向民粹化的台湾让问题更为复杂
台湾社会虽然没有左翼政党,但也正在民粹化。
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台湾的民粹化有了大陆因素,使一切看起来更有道德优势。他们的逻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形容:一架飞机上,一些对机长不满的乘客占领了机长室,一些人认为这种行为可以忽略,因为他们觉得更重要的问题是这架飞机正开往敌营。民粹化的伤害是很难挽回的。比如健保问题,台湾全民健康保健保障十分全面,但亏空也很严重,政府屡次希望提高民众缴纳的健康保险额度,但因抗议不得不搁浅,民众的想法是"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2012年大选时,让我最难受的是,在立委选举中,一个号称要让健保免费的组织都能过得几十万票。
台湾领导人难干,几乎已到了任何公共政策都出现意见分歧、莫衷一是的状况,不仅仅是两岸议题。而且台湾年轻人与他们的父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生下来,就呼吸着民主的空气。对他们而言,民主不是作战的武器,而是生活的工具,是不满意时的一记"否定"。同样,他们也正在面临台湾经济高速增长后的停滞期,各种泡沫的崩裂,失业率上升,"念不起书"的忧虑不断萌发、"流浪博士"的说法悄然风行。因此,他们不信任权威,也不信任经济学者,更不信任当局,甚至对自己都缺乏自信。这种极端不信任未来会持续很久。
台湾地区前景到底如何?未来怎么办?很多人寄望马英九政府给明确答案。我相信不仅马英九没办法给答案,蔡英文如果2016年能上台也没办法。
或许只能说台湾与大陆太近了。虽然台湾对中国大陆而言,只是个有意义的他者,但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一枚破碎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