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蕉风:反思当下中国大陆青少年基督教宗教教育

作者:黄蕉风发布日期:2013-04-07

「黄蕉风:反思当下中国大陆青少年基督教宗教教育」正文

引言:有关基督教宗教教育和James Fowler信仰成长理念

圣经学者Peter Enns在《Why I Don’t Believe in God Anymore》中谈到他再也不“相信”上帝。他要求读者仔细思考“Believe in”和“Trust”的区别,即一个人的信仰成长(Faith Development),究竟应该是“believe in God or trust God”。[ Peter Enns, Why I Don’t Believe in God Anymore,http://www.patheos.com/blogs/peterenns/2013/03/why-i-dont-believe-in-god-anymore/

“I don’t believe in God anymore. I used to, though.This is a choice I’ve made. “Belief” in God connotesat least as I see ita set of ideas about God that may, if time allows, eventually make their way to other parts of my being.The older I get, making sure all my “beliefs” of God are lined up as they should be loses more and more of its luster. I see the Bible focusing a lot more on something far more demanding: trust.Try it. Which is harder to say? I believe in God or I trust God?]宗教教育家James Fowler在《Stages of Faith: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中也清楚区分了英文“Fatith”所对应的希腊文的动词形式“pistuo”和拉丁文的动词形式“credo”,[ James Fowler, Stages of Faith: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 16.]即在“Fatith”作为动词形态(Faith is a Verb)时,一个人对在信仰成长的历程中,对那位“有情意的无限他者”(上主)的委身,其关系应该表述为“Trust”而非“Believe in”,“I trust, I commit myself, I rest my heart upon, I pledge allegiance”。[ James Fowler, Stages of Faith: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 16.]Peter Enns和James Fowler都将“Believe in”指向“Belief”(信念),将“Trust”指向“Faith”(信仰),可见在他们的观念里,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信仰成长过程,所要培育的是一种“对话”式的有“情意”的双向互动(信仰),而不是个人对超验域和未知域的单方面的感情投射(信念)。Fowler指出 Belief是“一些念的集合”,“人努力超世界的以及超世界的,翻成概念或命”,而Faith是“一信任、一忠贞P,信任忠侦冻?澜纭薄? James Fowler, Stages of Faith: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 11.按王志希译,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2013年2月28日。]

当今是一个多元文化互相交流碰撞的“共在”的时代,无论是宗教徒还是非宗教徒都有指向信仰的独特面向(比如无神论者的“非宗教性”的面向)。信仰无论是在宗教建制内还是在宗教建制外都应当是处在关系中的行进的动态,正如田立克所阐明的信仰作为关系,首先是“the relationship to that which concerns us ultimately”,而在faith的诸个面向中,“trust”“commit”“rest”“loyal to”都是动态而非静态。[ Paul Tillich:“faith is the relationship to that which concerns us ultimately”.

I trust in ......

I commit myself to ......

I rest my heart upon ......

I am loyal to ......"]“Faith as not only knowing, but being and doing”(不但要知,更要去行),从信念伦理进展到信仰,就是believe in向trust, knowing向doing的进展过程,这个信仰历程才是真正的Faith Development。

Horace Bushnell在其名著《基督教培育》中,认为基督教宗教教育是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除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外,不知其他”;C.B Eavey则认为“真正的基督教教育是以神而非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是以神为开始,并在引导下推行的教育”;Roger L.Shinn则强调“引介”的作用,“它是介绍人进入教会生活和使命的一种努力”。[ 转引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8年7月第五版,P113―P114。]然而无论何种定义,基督教的宗教教育,都离不开对“整全人格”和“博雅理念”的关注,尤其在青少年的信仰成长历程上,基督教的宗教教育必须明确Faith在人际关系、传统文化、当前社会中的定位。我们说信仰是一个个体置身于共识性的意义和符号的背景下,在与自己、与他人、与上主的改变、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以“开放”和“冒险”地心态去探入灵性的高峰体验,并看待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念。

正文:根据Fowler“Faith Development”第三阶段四个范畴的考量

James Fowler将信仰成长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Stages of Faith)。分别为:

段一:直-投射的信仰Intuitive-Projective Faith(2-7)

段二:想像-字面的信仰Mythical-Literal Faith(8-11)

段三:合-俗成的信仰Synthetic-Conventional Fait(12-22)

段四:人-反思的信仰Individuative-Reflective Faith(年成年人)

段五:接的信仰Conjunctive Faith(中年及以上)

段六:普遍的信仰Universalizing Faith

而萧克谐则按照年龄更进一步的划分基督教宗教教育在不同年龄层次所须进展的不同内容和需求:[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手册》,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P11。]

0―3岁 幼童级

4―5岁 初童级

6―8岁 中童级

9―11岁 高童级

12―14岁 初青级

15―17岁 中青级

18―24岁 高青级

25―34岁 初成级

35―64岁 中成级

65岁以上 高成级

然而按照年龄来划分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研究,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同时年龄更大的人,不代表他在灵命的成长和信仰的委身上就比之年龄小的人更成熟和优越。信仰成长是一个不断经历冲突、挣扎、自否,从而突破、重构和超拔的过程,今天我们谈到基督教宗教教育比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更为殊胜的地方,就在于其在成长阶段的“自我省察”允许有内外交通式的、置于儒家五伦之外第六伦和第七伦(兼爱、兼相爱)的和他者对话的经验。基督教的self-examine[ 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的周慧贤博士提出self-examine之于基督教宗教教育中的两个层次。self-examine the student’s own understanding 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us education;self-examine the student’s stage of person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

]比之儒家以“内刑”来求诸于朗现道德本心以达一本圆顿之境界,更能超脱“自欺性”和“自义性”的陷阱,[ 黄蕉风:《法仪、群己和五伦――一个灵修学上的反思》,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2013年3月18日。共识网“传统文化”专栏: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gxxc/2013/0318/79282.html]且在很多方面其建制、操练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量化和监控,因此也更符合发展心理学的认知。

在笔者和团队以James Fowler“Faith Development”理念来设计的开放式访谈(open-ended interview)中,主要考察的是14至19岁的大陆青年人,大抵就是处于中青的全段和高青的前期。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有的是基督徒世家,有的是第一代信徒。限于样本有限,无法做更细致和周密的统计调查。之所以采取访谈而非问卷,主要是考量到访谈可以在进行的过程中对相关的问题有跟进和追踪,并能够捕捉及时性的、即兴的反应和情态;且不至产生在问卷中因为误解题意所产生的误差,即便因此可能损失一些受访者的自主性。[ 周文钦/高熏芳/王俊明主编:《研究方法概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民国85年,P34。] 的置遵循James Fowler的理(文后有附)。目标是期望得到後,利用Fowler理中於信仰成的六段中的第三段理,来分析青少年信仰成的相。的容主要以下四:(一)人;(二)在的值;(三)宗教信仰;(四)危及峰。

一般来说,中青阶段的青少年,大多为15到17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在大陆,这个年龄层基本是高中生。16到17岁之间,是人生第二个宗教醒悟期,即开始进入“自省”和“自决”的阶段(第一个宗教醒悟期多为受基督化家庭耳濡目染的礼俗影响所形成,还没有足够的自省和自决的辨识度,多发于早年),很多人是在这一阶段接受耶稣献身事主的。[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手册》,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P55。]而高青通常指18到24岁之间的青年,本调查到19岁为止,则其年龄层居处于传统大陆教育体制下的高三或者大一学生。高青是基督教宗教教育中最关键的阶段,尤其是高青前期,处于“宗教的险线”,他们可能开始质疑宗教,对抗权威,并反叛既定的礼俗和文化习惯,包括基督教信仰。18到19岁是人生第三个宗教醒悟期,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悔改归正,则20岁之后再靠自决和自省接受福音的人就只有六分之一多了。[ 韦格尔:《基督教教育学》,香港信义宗联合出版部,1953年,P68―P69,P82。]所以14到19岁的年龄区间,处于“综合―俗成式信仰”(Synthetic Conventional Faith)的阶段,期的青少年有形式咦鞯乃伎寄芰Γormal operational thinking),思考能力不再局限在具事物上,而伸延至抽象的概念甚至思考程本身,并去建自己的身份同(identity)。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