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作者:逄锦聚发布日期:2012-04-19

「逄锦聚: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正文

有两个范畴有必要先予界定。本文讲的全球化不是泛指的全球化而是指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和过程。本文理解的制度变革,主要是指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文化等体制的改革,而不是经济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改变。以这样的理解为前提,以下谈三个方面的认识,与大家讨论。

一、改革与发展是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发端,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①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其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现形式。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其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再次,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国家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对外开放程度加大,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而且对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和地区是不同的。就其正面作用而言,最突出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效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正面作用不仅使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而且如果应对得力也使发展中国家可以籍此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就其负面作用而言,最突出的: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各国和地区竞争加剧,在追求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的问题经常发生,由此导致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问题与日俱增;二是由于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达程度和竞争力不同、所处地位作用不同,所以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得益较少,有的甚至出现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等问题;三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虽然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②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近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迅速蔓延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全球化消极后果的一个实例。

面对这样的客观后果,人们既不应该试图消除或扼杀经济全球化,也不可能逆转这样的历史潮流,而只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性,趋利避害,努力使经济全球化最大程度地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平等互利的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造福于人类的经济全球化。

那么途径是什么呢?根本途径就是改革和发展。就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本国和地区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高本国和本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本国和地区的稳定发展;就全世界而言,通过改革和发展,建设良好的国际经济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实现世界的和谐、和平和发展。自上世纪下半叶世界多国兴起的体制变革和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背景下,改革和发展是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世界潮流。

二、中国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进行改革并通过改革谋求发展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六十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从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29年和1978年开始至今改革开放的后31年。这两个时期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在前一时期,尽管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特别是由于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缺乏经验和世界上有些发达国家的封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不高,在国内的经济建设中也走了一些弯路,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是全局性的失误,但对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探索并未停步,并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巨大进步。经过前29年的努力,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为列强欺辱的历史,挫败了外国势力对新中国的封锁、干涉和挑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探索并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所有这些,都为其后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基本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必要的国际环境。③

在前29年的基础上,1978年中国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积极地有步骤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谋求加快经济发展。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并充分发挥出来,而把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弊端革除,尽可能地弥补市场经济的“失灵”和不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全面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打开。改革开放巩固扩大了新中国成立后前29年的成果,而且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更大成绩和经验。首先,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其次,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再次,人民生活有大幅度提高。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④ 更重要的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会取得如此的成绩?当然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总结,海内外有识之士也多有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在诸多原因中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创新,坚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进步成果,合乎民心,合乎历史和时代潮流。

从世界范围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大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但改革的方向道路并不相同。其中有的国家的改革采取了所谓“激进式”改革或称“休克疗法”⑤,实行经济自由化和产权私有化。而我国的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借鉴国际范围内各国的经验,又不盲目照抄照搬,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不拘泥于传统的经济模式而注重体制创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执政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⑥

近年来,国际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多有评论,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评论日渐增多,有些学者把中国的做法称为“中国模式”、“北京共识”。⑦ 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是否已经形成一种模式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如果一定要将其概括为一种模式的话,那么,在上述几十年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之路,一定是这种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至于中国的道路、模式对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只能由各国自己去判断。但从中国的实践看,任何一种制度、一种模式都不会是真理的终结,如果将一种制度、模式固定化,静止化,那么这种模式再好也将为发展的实践所抛弃;一个善于学习别国经验的国家一定是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国家,一个自我封闭或者只会照抄照搬别国做法的国家很难摆脱落后被动的局面。

在肯定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最主要的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大。国内经济中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的和一些新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开始凸现出来: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较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民生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在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消除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严重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最直接的影响,除了使中国购买的巨额美国政府债券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外,还使出口急剧下降,并由此导致以产品出口为主的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关闭,新增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这些影响的综合结果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增长率由上年的29.1%下降到17.2%,200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1.8%;2008年GDP增长速度由上年的11.9%下降到9%,其中第四季度仅增长6.5%,2009年上半年增长7.1%,其中第一季度仅增长6.1%,第二季度增长7.9%。⑧

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和其它各国经济与我国经济的联系加强,这是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得以向我国传递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与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需求、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不优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针对这些已经造成和还会继续造成的影响,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揽子计划”,这个计划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是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其实质和核心是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⑨ 对于处于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在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这些措施的同时,从更深远、更根本上说还是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加快经济发展。

首先,要着力发展。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