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现代中国印度哲学研究概况

作者:孙晶发布日期:2010-09-06

「孙晶:现代中国印度哲学研究概况」正文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印度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成果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哲学史研究,六派哲学学派史和问题研究,佛教哲学和因明学研究,等等。鉴于篇幅,本文仅就哲学史和六派哲学的主流派――吠檀多哲学的研究状况做一概括性介绍。

一 印度哲学史或概论性研究成果

1 .辞典类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 1987 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 哲学卷》。在该卷中,印度哲学部分共有 70 余个条目,主要撰写人员有:黄心川、巫白慧、宫静、方广、朱明忠、高扬、孙晶等。其中黄心川撰写的“印度哲学史”对印度哲学的历史发展历程做了全面描述。他将印度哲学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古代时期(约公元前 30 世纪至公元 3 ~ 4 世纪);中世纪(约 3 ~ 4 世纪至 18 世纪);近代(约 18 世纪至 1947 年);现代( 1947 年 ~ )。在古代时期,又可以分为吠陀时期(公元前 2750 年至前 6 ~ 5 世纪);史诗时期(公元前 6 ~ 5 世纪至前 3 ~ 2 世纪);经书时期(公元前 3 ~ 2 世纪至公元 3 ~ 4 世纪)。中世纪的哲学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六派哲学的理论开始系统化,各派形成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后期,六派哲学由于其所属宗教的局限性,最终沦为印度教神学的婢女。此外,巫白慧撰写的“空与有”对佛教的“空”和“有”概念的渊源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梵、我、幻”对印度吠檀多派的基本哲学概念做了独到的阐发。金克木撰写的“印度美学”条目,不但重点介绍了印度美学的基本范畴如“情” 、 “味” 、 “韵” 、 “似”,还将印度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 1988 年 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 宗教卷》中也设置了大量的条目对印度佛教的主要哲学理论和概念 、术语 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对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哲学经典著作 、人物及流派史都有详尽的论述 。

1998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心川主编的《南亚大辞典》。该辞典也收录了大量有关印度哲学的条目,特别是对 许多印度近现代哲学、政治思想派别和人物做了介绍,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卞崇道、宫静、康绍邦、蔡德贵等共同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于 1994 年出版的《东方思想宝库》,是一部集中了除中国之外的所有东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历史文献资料的文献集。严格说来,它不应该归入辞典类,但在编辑手法上有些类似于辞典;它根据研究的学科门类编排内容,对文献资料进行节选和汉译,书后附上全部文献名录。其中印度部分古代和现代文献大约各占一半,不但有哲学,还有宗教、美学、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的内容。该书资料齐全,特别为东方思想比较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

2 .印度哲学史类著作

1989 年,黄心川的著作《印度哲学史》和 《印度近现代哲学史》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度哲学史》内容涵盖了印度哲学的所有部分,包括正统派(吠檀多 、数论、弥曼差、瑜伽、正理论、胜论等六派) 和非正统派(佛教 、耆那教、顺世论和外道六师等) 。作者从印度最古的吠陀文献开始,对各个流派的起源 、 文献和人物的师承关系 、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理论及其社会历史背景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该书还有 一个特点是,作者比较充分地利用汉译佛经中印度哲学史料进行研究,例如该书将中国现存的汉译《金七十论》(陈真谛译,约 54 8 ~ 596 年)与印度数论派的祖师自在黑的《数论颂》(约 3 、 4 世纪) 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与其他数论著作及注释做了文献学上的比较。另外,在关于胜论一节中,作者同样将汉译《胜宗十句义论》(印度慧月著 、唐玄奘 648 年译 )中的十个哲学范畴与《胜论经》(迦那陀于公元一 、二世纪造) 的六个范畴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书后附有印度哲学史年表和梵汉译名对照表。可以说,这既是一本重要的学术研究著作,也可以作为大学教学用书。

《印度近现代哲学史》是《印度哲学史》的续编,它所涵盖的历史时期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中叶,是国内关于印度近现代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又将这一时期具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启蒙运动时期( 19 世纪初至下半叶);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期(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民族和民主运动发展时期( 20 世纪上叶至 1947 年)。作者对每一时期出现的主要哲学家和思潮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印度教哲学,印度的伊斯兰教、锡克教,以及印度的其他宗教哲学。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特点是:以复兴印度古代文化为口号,继承传统的吠檀多思想或伊斯兰思想,同时吸收西欧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形成了一种服务于民族民主运动的思想体系。

巫白慧的《印度哲学》 于 2000 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这同样 是一部重要的学术研究性著作。全书共分四部分:( 1 )吠陀赞歌研究;( 2 )奥义书哲学思想研究;( 3 )印度佛教研究;( 4 )正理论逻辑研究。作者对印度哲学进行了总体考察,认为在印度的正统和非正统派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贯穿和支配这两大体系的有两个基本的哲学观点:一是“常见”,一是“断见”(佛教的称谓)。正统六派哲学沿着“常见”的思路发展,因为它们的哲学目的在于肯定存在着的一个永恒的精神实在;非正统派的耆那教哲学、佛教哲学、顺世论,以及外道六师哲学等则沿着“断见”的思路发展,否定永恒的精神实体的存在。这一观点也是贯穿于作者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1993 年,姚卫群的《印度哲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高校教学用书,该书立足于国际印度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采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印度哲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叙述。作者将各派别的学派史单独列为一篇,然后将各派共同的理论观点合到一起展开论述。例如,在“概论篇”中,以各种学说作为引导,有“转变说”、“积聚说”、“因果观”、“我论”、“解脱论”等多篇,每一篇中各派观点都被列入其中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3 .概论性著作及论文集

1982 年,三联书店出版了 季羡林的《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该书是作者于 1957 年出版的同名书的再版。作者在前言里提到,考证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关系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引用印度一位著名历史教授的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就是不可能的”。该书的主要论文有:《印度文学在中国》、《玄奘与〈大唐西域记〉》、《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论梵文 T D 的音译》等。 1985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是季羡林的几篇论文的汇集,专门讨论原始佛教在佛典中所使用的语言问题,同时对用摩揭陀方言以及混合梵文、巴利文等所写作的佛经进行了区分,对原始佛教的经典著作所使用的语言的发展过程也做了有价值的描述。

1983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金克木的《印度文化论集》,主要汇集了作者对梵文经典文献研究的主要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有:《论梵语中的“有―存在”》、《〈蛙氏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试析》、《〈吠檀多精髓〉译述》、《说“有分识”》、《梵语语法〈波你尼经〉概述》等。特别是在《〈蛙氏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试析》一文中,作者对印度十三种最古奥义书之一的《蛙氏奥义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认为该书的思想模式是三角式的论证,并揭示了神秘的“”字所包含的宇宙万物的信息。

1987 年,中国文化书院出版的方广的《印度文化概论》,是专门研究印度文化的专著。该书对印度 13 世纪以前的文化及印度文化在古代世界的传播做了概要性论述,重点探讨印度的宗教哲学,同时也涉及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

姚卫群的《印度宗教哲学概论》于 2006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分三编:第一编“发展线索和思想渊源”, 论述了印度宗教哲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脉络,侧重分析了古代宗教文献吠陀、奥义书的思想 。第二编“主要宗教与哲学流派”, 全面地阐述了印度各大宗教主要哲学流派的学说和观点,如印度教的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佛教的早期学说、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晚期佛教的学说;以及耆那教的哲学思想等。 第三编“核心观念与基本理论” 是根据印度哲学的一些共性问题,对各流派的学说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它们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差别。

2006 年,吴学国的《存在 ・ 自我 ・ 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分为存在论、自我论、神性论三编,谓此依照民族文化精神的三部分即本质、势用和表现而分。该书围绕问题展开论述,竭力揭示出印度哲学深层次的本质特征。 该书作者认为,神的本质就是存在 、 自我,或者说是存在 、 自我的本质。在现实经验中,存在 、 自我是一个全体概念,所以神性也是如此。存在 、 自我 、 神性,就是觉性历史运动的整体。神的历史 、 人的历史和存在的历史相互交织,构成人类精神发展的基本图景。因此,该书即以这三个根本问题为最基本线索,使印度哲学的全部内容和环节围绕这些基本线索呈现出来,从而很清晰地揭示出印度哲学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轮廓。作者还认为,这三者也是所有哲学的最根本问题,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从而可以使相距遥远的哲学家们的关心和思考对象统一了起来。根据上述理念,作者将该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上编存在论,中编自我论和下编神性论;并以这三大概念为论述标准,分别在每一编中对印度哲学从正统派到非正统派全部论述一遍。

二 吠檀多哲学研究

1 . 关于吠檀多哲学的思想渊源

“吠檀多”一词是梵文 Ved Anta 的音译,意思为“吠陀的末分”。吠檀多哲学起源于印度最古老的哲学文献――奥义书。公元前 500 年左右,作为印度上古贲典吠陀其哲学思想萌芽的集大成性经典《奥义书》出现。当时,人们对宗教的祭式、对神祗的关心开始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探究宇宙的本原、非人格化的一元的哲学原理,最终结果就是产生了作为宇宙最高原理的梵和作为个人精神存在的阿特曼这两个哲学概念,而奥义书哲学的整个体系则是研究这两者完全同一的“梵我一如”的原理。 巫白慧在《印度哲学》一书中认为,奥义书在当时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作用:一是为种姓制提供理论依据;一是为婆罗门教制定一个永恒的思想模式。奥义书哲学的主要学说是“二梵说”、“二我说”和“二智说”,这三种学说是早期吠檀多学派的基本理论。

“二梵说”意指“无形之梵”和“有形之梵”,前者是绝对的真理,后者则是相对的存在;前者的特征如奥义书所说,是“非如此,非如此”,后者的特征是“那是真理,那就是我,那就是你”。巫白慧认为,奥义书的“无形之梵”是绝对真理,而“有形之梵”则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础。奥义书中梵和我虽然同一本体,但却分工不同:讲梵时是强调它作为客观世界的本原,讲我时则是强调它作为主观世界的本原,因为我是梵的意识,语言和生命,“婆罗门,刹帝利,众世间,众天神,众生灵,是诸一切,皆是此我”。

关于“二我说”,巫白慧提出二我是同一我的两个方面,分为“内我”和“外我”;前者是肉体内的“生命”,后者是肉体外的“胜我”。他用《秃顶奥义》的说法来支持这种区分。在书中二我的关系被喻为二鸟,二鸟同栖一树,一鸟吃树上的果实,一鸟旁观不吃。二我同居同一我之树,一我(命我)承受善恶果报,轮回转生;一我(胜我)寂然不动,常存自在。 “二智”即指俗智和真智(胜义智),这是与二我相联系的,内我持俗智,外我持真智;内我是可知的,外我不可知,但并非绝对的不可知。二智是通过外持苦行,内修瑜伽而获得的。

吠檀多哲学以奥义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哲学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 )吠陀文献的创作时期,也即奥义书的创作时期。此时的吠檀多哲学观点多以神曲赞歌的形式出现,其内容大多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2 )以《梵经注》的出现为标志,是对前一阶段的观点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商羯罗以及他的祖师乔荼波陀正是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在商羯罗之前,吠檀多哲学史的历史文献很少,《梵经》的出现,为吠檀多哲学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