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大阅兵”有助于两岸三地的“向心力”?

作者:林泉忠发布日期:2015-09-08

「林泉忠:“大阅兵”有助于两岸三地的“向心力”?」正文

毋庸置疑,北京大阅兵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凝聚向心力”。

对境内而言,自然是欲藉这项空前的“面子工程”来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及强化对习近平体制的向心力;对境外的“港澳台地区”而言,则是藉此“盛世”国力的展现,来凝聚对中共统治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感。

重点是,如此充满民族主义元素的北京大阅兵,能否有此效果?

先看境内。众所周知,大阅兵期间,所有相关的报导、评论都离不开对大阅兵的礼赞、对党对习主席的颂扬、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讴歌。这种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民族主义元素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呈现的方式,在短期内达至一定程度的“向心力”效果,不足为奇。

然而,从中长期而言,其效果则恐怕适得其反。在严厉控制之下,虽然官方极力压制反对大阅兵的声音出现在公共领域包括媒体网络,但是坊间包括微信等个人议论及传播的空间里,还是出现了不少批评的言论。内容除了对扰民措施的不满,也不乏对整个大阅兵目的的质疑及对以法西斯严控方式来“纪念反法西斯活动”的批判。而这项花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堪称空前的“面子工程”与“扰民活动”,不仅难以获得後世的正面评价,恐怕要确保“后习近平时代”下一届领导班子一致认同都有困难。

在香港,2008年是分水岭。之前在香港举办展示国家荣耀成就的活动,包括国家队奥运金牌选手及“神舟”号航天员杨利伟等人的访港都得到香港市民英雄式的欢迎。香港各项民意调查也显示,回归後香港市民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持续增强,并在2008年前後达到高峰。然而,其後因“中港矛盾”此起彼伏,“普选”争议造成香港主流社会对中央政府的信任日益恶化,香港市民的本土认同逐渐回升,“中国人”身份认同则逐渐转弱。时至“雨伞运动”爆发、“普选”失败後,香港与“社会主义祖国”过去几年短暂的疑似“蜜月期”正式宣告结束。不难预测,未来数年即使有国家队奥运金牌选手或航天等英雄访港,恐怕已不复当年之盛况。而对这次大阅兵,香港大部分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即使观看直播,恐怕也没有太多亢奋的感觉。

至於民主社会日趋成熟的台湾,一般民众不仅对这种专制独裁国家才有的“耀武扬威”式的大规模阅兵“无感”,甚至两岸关系还因此受到伤害。为了强化台湾人民对大陆的“向心力”,北京邀请了许多具指标性的“台湾友人”出席此次阅兵。然而,此举却引来台湾不分蓝绿几乎一致的反对,认为出席“有损社会观感”。批评的理由包括大陆扭曲抗战史观、未对过去迫害滞留大陆的抗日国军将士道歉、阅兵目的不单纯、阅兵主体是不放弃对台用武的解放军、造成台湾社会国家认同混乱等等。

此外,台湾前副总统连战不顾马英九总统的苦言相劝与国民党的反对,坚持出席北京大阅兵的风波,不仅引发台湾社会的激烈反弹,也冲击国民党在总统大选的选情。

尽管北京大阅兵已经结束,然而随着对舆论最高级别的严控措施逐渐解除,境内对阅兵的议论恐怕会出现更多的“杂音”,而“向心力”的凝聚效果也将逐渐褪去。而无论大兵如何威武,恐怕对强化“後雨伞运动时代”香港年轻人对“祖国”的认同效果相当有限。至于阅兵所隐含恫吓“台独势力”的意图,恐怕是过时的“老思维”,多年来的经验已证明无助於拉近两岸人民的距离。而事实上,以武力恫吓自己的“同胞”,这种思维与做法在当代国际社会也已难以获得支持。

简言之,北京欲藉此次大阅兵来凝聚“向心力”,境内或许会有短暂的效果,然而在境外的香港与台湾则难以乐观,甚至适得其反。中南海的为政者应明白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向心力”在国力增强後依然不彰,其原因不在於缺乏“大阅兵”这样兴师动众、富有民族主义迷药成分的“面子工程”,而在於党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并未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社会逐渐的多元化而迎来改革的契机。

综上,惟有对症下药,勇于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神州大地才有可能真正的稳定,而长期存在的“向心力”问题,届时也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授权发布,作者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大兵”有助於两岸三地的“向心力”?〉刊载於《明报》2015年9月8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