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衡: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正文
[内容提要] 在东亚经济发展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与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均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国际角度来看,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形成“环南中国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在于形成“环黄海经济圈”,这两大经济圈将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等东海地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个海路与陆路并行的西太平洋经济带。这一经济带的建立将使中国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潜能,也只有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经济能力能够推进这一东亚各国的共同事业的完成。从国内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正在经历内线转外线、边缘切入与渐进北上的实践,但是西部大开发迟滞了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再突破,使渐进北上的地缘发展态势止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新突破在于理顺京津关系,充分利用日韩资金,着重打造辐射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需要彻底实现国内的社会政治改革和积极奉行“和平崛起”的对外方略。
东亚的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或开始经历市场经济和民主化所带来的进步、繁荣与变革阵痛。冷战结束前后东亚国家普遍经历了政治民主化的洗礼,一些国家严重的国内政治冲突开始缓和,政治生活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普遍民主化使各国政治形态彼此接近,东亚基本上摆脱了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和国家间的不信任与冲突,对话与协商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手段,东亚的国际政治也随之大大缓和。应当说,这一地区实现了较为充分的政治和解,政治互信也达到战后最佳时期,各国间普遍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政治默契,东亚的安全状况也大为改进。
更为世人瞩目的是,市场经济在东亚的发展极为迅速,继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四小龙”之后,又出现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四小虎”。东亚经受了1998年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打击和一系列政治纷争的考验,成为全球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由于长期致力于改革开放事业,中国成为推动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使之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进口国和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这极大地加强了东亚地区内在的经济联系。人们开始憧憬出现一个与欧洲、北美并驾齐驱的第三个经济体系,并大胆预言中国将率领东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这告诉我们,东亚已经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该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发展战略将对东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中国的参与程度也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成败。这就需要从政治、经济和安全诸方面来考察。
一 政治体制差异不对东亚经济一体化构成根本挑战
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指出:“……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区别。这种区别归根结底首先在政治方面表现其充分的意义。”1作为全球“独存的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仍然保持着不同于全球各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位于市场经济体系之上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作为一种政治变量,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是否会对中国市场经济与东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融合产生不利影响呢?
从国内政治看,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系列的不适应性。但是,必须给予关注的是,中国加快了克服这些“不适应性”、修正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因素的步伐。中国政府认真而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消除与市场经济发展所不相适应的行政、法律、社会、文化和政治等诸方面的一系列阻碍因素,这将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位于其下端的市场经济体系更趋融合。出于社会稳定等多方面考虑,中国没有选择全面推动政治改革或法律革新等大规模制度建设的方法或采取广泛的社会动员的策略,事实上,渐进性的制度改革早已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因此,目前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内在的社会政治改革会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甚或会动摇中国积极参与东亚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推进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强大国内政治力量。
从两岸关系方面看,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贸易关系已经达到有史以来最为紧密的时期,应当说,这种更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态势,没有受到两岸政治关系中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反,日益增进的两岸经贸往来事关全体国人的福祉,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文化传统之外最强大的现实动力。就政治关系而言,任何政治力量都不愿意看到战争的爆发,国际社会也普遍尊重“一个中国”的原则,这种情况下,“台独即战争”的立场宣示无疑锁定了两岸格局,理性地推断,台独势力并不能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大趋势,更无法左右东亚和平发展的大局。
从国际方面看,数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几乎没有对对外经济贸易联系造成严重破坏。与此相反的是,全球各主要资本主义经济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努力推进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东亚地区各国也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不失时机地开展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就近年对于东亚关系影响最大的中美、中日两个双边关系来看,经济贸易关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文化和社会交流也大踏步发展,双边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基本上是处于潜在的状态。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说明双方能够求同存异、共渡危机。从中国积极通过国际合作推进解决朝核问题等一系列外交活动来看,中国与这一地区的主要大国拥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和彼此包容的政治默契。
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诸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对内、对外的包容性也在日益增强;布罗代尔指出,“……,假如资本主义与位于其下方的市场经济的冲突纯属经济性质(事实并非如此),二者的共存也就根本不成问题,……”2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会对东亚地区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东亚新兴资本主义之间的现实关系是和谐的,中国政治体制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都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总而言之,东亚各国政治体制的差异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不构成根本挑战,各国的经济战略的协调一致是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关键。其中主要经济大国,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与东亚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效融合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采取何种既有利于自身,又有利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的意义尤其重要,这正是本文所致力探讨的问题。
二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地缘战略目标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需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和判定:一是要分析判定中国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地缘战略需要;二是要判定其与外部国际环境之间的地缘战略关系。从国内地缘经济关系来看,就是要实现某种突破,从而确立市场经济在中国全境的大发展,并最终建成一个超大的市场经济体系;从国际地缘经济关系来看,也是要实现某种突破,使中国成为东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中心,并推动东亚经济体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地缘经济格局之中去,奠定东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逆转的大发展趋势。
东亚分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有南北两个方面:(1)在南部,建设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自由区,积极主导湄公河流域的国际合作开发,推进“克农运河”的开发建设,增进南线海路的安全;(2)在北部,将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成为东北亚的产业制造重心和金融投资的中心,使中国的整个东部经济成为泛东亚经济体系的大陆桥梁和重心所在。
(一)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形成“环南中国海经济圈”
就东南亚而言,主要是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两大部分,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尊奉佛教的中南半岛各国;二是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所构成的穆斯林世界的“南洋”群岛。新加坡是地处两大板块夹缝之中的华人岛国,菲律宾是处在两大板块外端的天主教国家,而东帝汶是地处边缘的新建立的人口仅为70万余的小国。历史上,中国和印度是与东南亚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大国,西方殖民者东渐后,南洋、中南半岛和印度都先后沦为殖民地。二战后,美国和日本对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先后增强,尤其是战后崛起的日本对于东南亚的经济影响力日渐增强,日本幻想将环中国的西太平洋诸岛扶植成为以日本为头领的经济“雁阵”。冷战后,伴随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中国对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影响力明显增强。2002年,中国代替日本成为这一地区进口最多、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也开始迅速增加,比如,早在几年前中国就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外商投资国,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对于越南和菲律宾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东南亚的许多直接投资是由私人企业实现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积极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并且,中国积极开展同中南半岛各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等)就共同开发湄公河达成一致,由中国主导开发湄公河成为定案。中国将同有关各国共同建设纵贯中南半岛的铁路和水路交通,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等,这将大大改善相关各国的经济地貌,推进这一地区新的经济地缘格局的形成。
泰国的南部是一条向下延伸的狭长半岛,半岛的北部属于泰国,半岛的南段属于马来西亚,半岛的西岸是印度洋,东岸是太平洋内海。这一地理条件使修建一条贯穿两大洋的运河成为可能,运河的最佳选址在克农地区。克农运河的修建无疑将大大推动有如缅甸等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中南半岛各国的经济更趋紧密的同时,也将推进中国、印度等周边经济大国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共同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简言之,克农运河的修建将大大改进东南亚的经济格局。
由于受到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的袭击,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状况令人担忧,马六甲海峡的经济战略地位日益脆弱,在马六甲海峡之北泰国境内开凿“克农运河”将大大增进东南亚的经济安全,进而增进整个东亚的经济安全。克农运河与湄公河开发将形成新的大陆交通桥梁,将原先印度洋进入太平洋之后的海路事实上可以更换为湄公河流域和中国境内的陆路。这一方面,大大满足了中南半岛各国和中国西南、东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外贸易的强劲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事实上存在另一条可以替换西太平洋的海路的陆路,台湾海峡的经济战略地位将有所下降,潜在的台海危机对于经济贸易的影响就会减低,军事对峙对于两岸经济联系的影响力也将下降,缓解两岸紧张态势的空间加大,两岸安全得到增进。
东南亚的地缘经济战略并非是将中南半岛与南洋群岛分而治之,形成佛教地区与穆斯林地区的两大经济体系,而是要通过壮大这一地区的陆路经济与海路经济从而形成一个大的环南中国海的经济圈。
(二)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在于形成“环黄海经济圈”
就东北亚而言,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的核心在于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全面吸引日本和韩国的产业资源和金融投资,壮大华北经济和东北经济,实现整个中国东部经济的大发展。进而,使这一态势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渐次扩展,形成全中国的超大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这一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几乎完全在我国境内进行,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特点。除朝鲜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外,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远较东南亚的状况为优。相对而言,中国在东北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是大大逊色于日本和韩国,因此,这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在于发挥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比较优势,吸引日韩资金与技术设备等的西进或北进中国,使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托起中国华北和东北经济的中心,进而形成由中日韩共同参与的环黄海经济圈,使之成为西太平洋最为发达的经济地区。
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迅速扩张汽车制造业,并积极地为其新兴汽车工业寻找国际市场。中国高汽车关税所压制的强劲汽车进口需求,形成了高水平的名义汽车关税和低水平的实际关税之间的巨大落差,而韩国汽车是填补这一落差的能手。大量的低进口成本的韩国小汽车先后进入中国的山东、江苏、河北和东北、华北各省,最后蔓延到全国各地,中国实际低水平的汽车关税大大地扶植了韩国的新兴汽车工业。韩国利用日本企业的不景气大量地吸引日本的高技术人才,壮大自身的电子通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