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蒙:基于社会沸腾现象观察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分析

作者:罗大蒙发布日期:2017-04-18

「罗大蒙:基于社会沸腾现象观察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分析」正文

内容摘要:为了让群体性事件更为形象化地呈现,本文将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液体沸腾及其发生过程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机制做类比,通过对液体沸腾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展开对L县保路运动发生机制和逻辑过程的研究。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社会过程,群体性事件是因民众情绪的长期积压与克制,在特定事件的刺激之下而瞬间产生的共振现象。群体结构、民情基础、社会情境、地域空间,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等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逐级推进的层次,即问题的潜伏层、事件的初显层、舆情的集结层、事件的爆发和高潮层、事件的衰减平息层。本文试图以社会沸腾现象揭示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和内在机理,以便较为形象的呈现群体情绪的传播、感染及"共振"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社会沸腾;群体性事件;保路运动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梳理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既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改革的攻坚期,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和问题的多发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三十余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的发展和累积所取得的成果,经济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等,但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赶超的同时,散布于西方发达国家百年现代化历程中,并在发展中逐步出现和渐次解决的社会矛盾也在我国发展的三十余年中叠加出现,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利益分化、社会不公等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涌现,进而对我国的国家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较为突出性的表现便是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中国每年因各种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而百人以上参与的群体性事件自2000年1月至2013年9月14年间共计871起,其中维权类的事件达55%之多。 一些典型案例也业已经媒体和网络的报道和传播而广为人知,并使人们对事件发生发展的烈度和规模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应和心理震撼。 由此,群体性事件不仅纳入了国家社会危机治理系统,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学术研究领域对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主要有三种理论进路:

其一,是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源起,回答了群体性事件"为了什么"的问题。在该进路下形成了四种分析框架,即"维权抗争"、"因气抗争"、"因道义抗争"和"社会泄愤"。为维护权利和利益而抗争是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主流解释范式,斯科特以"生存伦理"勾勒出了东南亚农民反抗与生存的基本逻辑,指出在"安全第一"的主导原则下,农民所竭力保障的是"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和道德观念"。 在斯科特提供的叙述框架下,中国学者以"为权益而抗争"为理据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做了进一步解释,蔡禾, 梁宏, 郑卫东 等分析了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于建嵘, 沈寨 等分析了底层农民的维权活动。郭于华, 黄荣贵, 吴晓林, 庄文嘉 等对城市业主的维权抗争做了阐释。此外,钟其, 蒋莉, 孙文中, 尹文嘉 等还对农民或城市居民的环境权利诉求的发生发展机制做了研究。"维权抗争"范式对于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抗争行动无疑具有最为权威的解释,但于群体行动中的积极分子而言,他们组织和参与维权行动并非为了权益,而是为了"争一口气",应星 便以"气"为谱系谱写了"为气而斗争"的图景,他认为许多群体性抗争中的积极分子之所以要参与行动,只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对于我国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而言,有的参与者是直接利益相关群体,还有的是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于前者而言,"维权抗争"或"因气抗争"均能做出解释,但于后者而言,这两种解释框架却难以将其纳入其中,"因道义抗争"和"社会泄愤"却能够弥补其解释力的不足。"因道义抗争"是斯科特 "生存伦理"的主要分析理路,但斯科特主要基于经济道义的分析,对解释我国的群体抗争行为会遭遇一些困境。黄振辉和王金红对农民工的抗争行为的研究指出,"并非所有农民工维权抗争行为都是从生存伦理出发的,'底线正义'被践踏是农民工抗争行为尖锐化的根本原因"。于是,他们建构了道义政治学的基本价值范畴--底线正义,用于分析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群体抗争行动。 于建嵘对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做了类型学分析,他将目前我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即维权抗争事件、社会纠纷、有组织犯罪和社会泄愤事件,他认为社会泄愤事件是群体性事件中较为特殊的类型,它指的是"大多数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主要是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以发泄为主的一种'泄愤冲突'",具有无组织动员、无利益诉求、无权威信息、无规则底线的特点。因对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司法不公、治安恶化、社会压力等各种因素而产生的社会不满情绪,以焦点事件的发生为契机,借题发挥、宣泄情绪的"社会泄愤"也是我国部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其二,是着重分析事件发生的策略和手段,回答了群体性抗争"以何为武器"的问题。典型的话语表述是"以(或依)…..抗争"。李连江和欧博文于1997年在对我国农民抗争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了"依法抗争"的重要概念,"依法抗争"即"以政策为依据的抗争","是农民积极运用国家法律和中央政策维护其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不受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侵害的政治活动"。 该分析框架对解释我国的农民维权抗争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于建嵘在此基础上基于新的历史形势进一步提出了"以法抗争"的概念,即在直接意义上"以法律为抗争武器"。 而后,沿循抗争武器的分析进路,逐渐出现了"依关系网络抗争", "以势抗争"和"以弱者身份抗争", "以身抗争", "以理抗争", "悲情抗争" 等多种抗争策略分析。

以上两种分析进路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了群体性抗争事件"因何目的发生"和"以何手段抗争"的问题,但他们同时也陷入了"单线进化图谱"的困境,它们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它们试图以某一单一视角解释本来较为复杂的群体行为,有将群体性事件过于简单化的嫌疑,其精当性和涵摄性值得质疑。此外,从上述两种进路中,我们虽可以看到事件本身及其过程描述,但难以看到事件的内在演化逻辑及其发展谱系。而第三种分析进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第三种分析进路主要是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回答了群体性抗争"如何进行"的问题。该分析进路主要关注了抗争行为的演化过程模型。布鲁默在继承勒庞社会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对聚众形成过程的机制进行了专门阐述。布鲁默将聚众形成过程视作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它是一个循环反应的过程,由集体磨合、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三个阶段构成。三个阶段是由群体中的个体开始信谣传谣,到共同愤怒情绪的产生,而后随着人与人之间感染力和愤怒感的逐渐增强而到了集体行为的爆发期。 应星利用"气场"概念阐释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他分析了"气场"的层级推动与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的关联,他将"气场"分为六个层面,即结构问题层、道德震撼层、概化信念层、次级刺激层、情境动员层和终极刺激层,他认为"气场"的每一个层面都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随着这些分层逐次推进,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一旦这六层分布全部完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朱力和曹振飞则利用社会"结构箱"理论分析了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逻辑。在由特定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条件耦合形成的结构箱中,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要经历导火索、信息传播、情绪共鸣、情境催化、控制失效五个阶段,它们是一个逐级推进的过程,"随着导火索事件的发生,引发处置不公的信息的扩散,民众产生情绪共振,在情境催化事件爆发与社会控制失败的综合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的民众产生集体行动"。 此外,陈颀和吴毅以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情感为主线,梳理了情感演变轨迹与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关联。

该进路以"事件-过程"为分析问题的主体架构,并注重对群体性事件内在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演化逻辑的推演,建构了事件的演进模型,有助于我们从"动态"的角度了解群体性事件是如何一步步向前推进和逐渐演变的,对我们逐级分层的预防和治理群体危机提供了良好的框架。但上述成果对群体事件演化模型的分析也存在过于"抽象化"的问题,缺乏一种具体的、"物象化"的类比,让我们通过一种介质直观的感受群体事件及其它社会危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而它们对我国社会危机治理系统建立的影响与应用于现实危机治理的作用极为有限。

二、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

如何将群体性社会危机"介质化"、"物象化"、"具体化"?我们首先需要找到这个可以进行类比的"介质"和"物象",这个类比对象要体现动态性、渐进性、逻辑性和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规律。社会物理学恰为我们提供一种比较好的分析视角。现代社会物理学是应用自然科学(以物理学为核心)的思路、原理、概念和方法,经过有效拓展合理融汇和理性修正,用来揭示、模拟、移植、解释和寻求社会行为规律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充分交叉性学科。 它主要有三大理论,即社会燃烧理论、社会激波理论和社会行为熵理论, 其中社会燃烧理论由牛文元于2001年引入到对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的研究中,用于分析社会危机事件的产生过程。他认为可以将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即燃烧材料、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与社会的无序、失稳和动乱相类比,引发社会无序的基本动因提供了社会不稳定的"燃烧物质",媒体的误导、过分的夸大、无中生有的挑动、谣言的传播、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等,相当于社会动乱中燃烧的"助燃剂",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突发事件则是社会动乱的导火索或"点火温度"。当三个条件都具备后,社会危机便不可避免。 除此之外,社会物理学的另外两大理论:社会激波理论和社会行为熵理论,也被用于分析舆论的形成和演化及社会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

上述三种社会物理学理论在群体社会危机分析中的应用虽较为形象、直观和具体,但同样也存在过于"表象化"的问题,即它们虽注意到了群体性事件的外在表现及演化逻辑,但还缺乏"拟人化",难以把事件参与者的内在情感或情绪表达出来。情感作为影响各类群体性事件自始至终的重要自变量, 在类比分析中如果能够体现出"情感唤醒机制",则物象化的类比分析,不仅直观反映了事件本身的演化逻辑,也能够体现群体事件参与者的心理演变历程。既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现象,也常被用于形容人的情感或情绪状态的"沸腾"现象正是本文用于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崭新视角,液体的沸腾现象不仅能够为我们揭示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和内在机理,也较为形象的体现了群体情绪的传播、感染及"共振"的生成机制。

沸腾与燃烧一样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它既有物理过程,也有化学过程。 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当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液体要沸腾必须达到确定的温度,即沸点。但由于不同液体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其沸点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作用之下,其沸点也存在差异,大气压强越高,其沸点越高,反之,大气压强越低,其沸点也越低。沸点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的温度,若当前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与外界相同,则液体沸腾,若饱和蒸汽压低于外部压强,则需要通过继续加热,提升温度方可达到沸腾状态。因此,液体沸腾的条件主要有二:一是达到沸点,二是能继续从外界吸热,而影响液体沸腾的因素主要有:液体的分子结构、液体的量及容器空间大小、外部气压、加热强度及时间等。它们与液体沸腾之间存在以下几对关系:

关系1:液体的分子结构越复杂,则沸点越高,液体越难以沸腾。

关系2:液体量的大小与沸腾之间的关系与容器面积空间有关,在液体量固定的情况下,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