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军:等级社会、生产关系失衡与资源环境困境

作者:杨学军发布日期:2016-01-12

「杨学军:等级社会、生产关系失衡与资源环境困境」正文

提要:中国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资源先天不足的国家,主要资源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不仅先天资源不足,而且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当然,中国更是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外部环境制约远较先发国家(欧美)大。上述种种,注定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其发展模式(体制)、发展战略必须不同于先发国、甚至不同于继发国(苏德日)。今日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各方尤其内部认为中国经济奇迹核心在于政体优越,尤其是政府有力,具体点说是动员能力强。同时,主流也认识到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已经是新国情,若不能有效化解,可持续发展堪忧,坠入中等陷阱并非杞人忧天。本文分析中国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或发展与环境严重失衡之源,并未简单沿袭通常的观点,即惟GDP。本文发现,包括城乡、工农、东西、体脑等基础性问题,从建国迄今虽努力化解,但一直存在,而且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加剧之状,基尼系数从毛时代的0.2到今天远超安全线的近0.5,是集中的体现。上述几组国是级矛盾的长期化的背后,是我们自近代以来170多年,特别是人民共和国60多年来,还未削弱、消除特权的生产关系,即城乡、工农、东西、体脑等方面的由自然、历史形成的不平等,并且新设立的各种制度安排实质上强化了上述不平等,其突出表现在未建立统一的中央财权,以及集中财权下的国民财政支出均等化,迫使或激励各地、尤贫落之地各自为战,建立全能型工业化、城市化,形成广泛的浪费型重复建设、低规模经济结构、无计划开发、乱开发,既迅速导致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又进一步加剧加深城乡、贫富、地区、行业差距,影响社会稳定。如何纠偏?

一是要通过建立公共财政的核心支柱―国家财政支出均等化,创造公平的发展条件、发展机会,约束、削弱、改变以往很大程度上受非均等化激励的各地方的重复建设、全能结构、乱挖乱找乱开发现象。二是要通过体制改革、财政均等化等扶持社团(行业)自治、地方(社区)自治,建立市场化的关键主体、社会化的基本组织,弥补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短板,在包括资源环境等在内,真正实现多元共治。三是要制订全国国土综合开发与保护规划,通过水的渠化运河化、填海造地等,一扩大耕地,二降低大宗物资和商品的运输能耗与费用,三沿水线、海岸线集约布局城市化走廊、工业化走廊,沿岩石型深水良港布局重化工,通过自然条件的改善,分别将面污染缩小为线污染,将线污染缩小为点污染,通过集中治理,降低治理难度与成本。四是要通过改革,建立现代型资源环境行政体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环境管理的现代化。

一、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第一层面的原因:资源先天不足,又无有计划开发

与多数对于中国环境问题之源的分析或观点聚焦于制度或体制不同,本文认为,首先得看到并承认,现阶段环境恶化的基础原因、ABC式的初级问题,是先天资源不足。

(一)人均资源少

水和土地,是两大最基本也是最基础性的生产、生活资源,而对于中国都是稀缺的。

水。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因为降水少、存水少,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中国的荒漠旱地面积为33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荒漠化土地分布在18个省市区的498个县,共计约1.04亿人口,人口的密度大概是29.34%。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占旱地的总面积约75.6%。因为降水少,华北平原长年地下水超采,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其中最大的一个漏斗面积达8800多平方公里,大约是北京市市区面积的12倍。同样,因为少水及降水不均,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仍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7%。水对生产生活具有很大稀释性,少水,水的稀释能力大大降低,加剧了水污染。首先是地表水水质污染较重,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主要水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超过环境容量近90%。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75%以上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其次是地下水水质逐步变差,2011、2012、2013年较差和极差级水占比分别为55%、57%、60%。第三是部分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有近10%不达标。第四是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土地。中国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29%,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人均土地的1.8%、2.4%、7.0%和21.0%。人均占有的耕地、草地、林地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3%、42%和26%。其中,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为了生存,为了改善生活品质,耕地不够怎么办?通常必然是多用化肥、农药在单位面积上,中国化肥的使用量是国际公认安全上限的1.93倍,是美欧的四倍左右。化肥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是雾霾的重要来源。某种程度可以认为,严重依赖化肥、农药、农膜的化工农业已经是造成中国面源污染的第一大因素。与此同时,有统计称,中国农产品进口量已经相当于七亿亩耕地,虽然这能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但粮食等安全问题或风险越来越大。还有,为扩张耕地,出现侵占草场现象,草场少了放牧就少,导致中国自产的牛羊肉比国际高2倍多。

(二)分布不均

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地区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的差异。中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各有五六千公里。地形,东中西三个台阶。南北大,纬度大,东西大,经度大,降水量差异巨大。因此,中国在资源环境的自然生产力方面存在明显的甚至巨大的空间差异。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似乎早成事实,但没有人加以理论化。1935年,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可以画出一条人口密度分界线,线东南占有全国36%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线西北占有64%土地供养4%人口,其中人口最的是东南沿海,又以长江三角洲为最稠密。同时,胡焕庸线也是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几乎重合的自然地理界限,是区分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线西北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自然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十分有限,线东南降水相对充沛,自然生产力较高。近年,有学者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表明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整体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趋势,人居环境适宜地区约占国土面积45%,人口占95%。

这种自然不均中,尤其重要的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从时间分配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在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中,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区,全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最丰富的三省(区)是四川、西藏、云南,其技术可开发量装机容量分别为12004万千瓦、11000.4万千瓦和10193.9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22%、20%和19%。

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于中国北方(其中64%集中于华北地区),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98%在北方;天然气探明储量有限,67%在四川;水力资源西南、西北、中南3大地区占90%,其余10%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东南部的滇、黔、桂、湘、赣、粤6省具有世界上第1、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储量。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交通运输有着重大的影响。如从西部到东部的铁路货车,出来时车皮装着煤等大量的矿石,回去时,常常是空车厢,因为西部人少、消费力弱,这一来一回存在着极大的不经济。

(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在资源稀缺中,由于少油气多煤炭,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疾进中的中国带来的是硬结构的影响。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长期在70%左右。电力是中国能源主要使用方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80%左右,电力用能80%又来源于煤,而中国煤炭含硫量极高,据统计中国废气排放80%左右来源于煤,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煤炭消费量下降2.9%,原油消费量增长5.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6%,电力消费量增长3.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虽然近年来煤炭消费量在下降,但庞大的总量仍给大气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压力,是高排放的主要元凶。

(四)资源先天不足在历史上的影响

人多地少,明清就这样。清康乾盛世,人口从不足1亿速增至4亿。暖湿平原耕作用尽后,就向西,从伏牛山、秦岭东、武当、荆山(三峡),一直往山里走,开垦完一座山,一座山的水土就流失;还是养活不了,就继续往更西部更南部的山区走,山上的土下来,沿着江河流进平原,形成淤积,水灾频繁,并将运行了千年的水运网毁了(典型如黄河不能水运,长江季节性航运。)。于是,被迫筑堤、加高堤坝,年年危险,常常水浸地,导致多的人进山,形成恶性循环。

(五)建国以来没有以国家为单位对水土资源进行有计划开发

对于人多资源少尤其土地稀缺的国家,青水绿水后面往往是有计划的开发。今天中国人到日本去,一看,都称赞日本自然美丽、城市干净。这从哪儿来?二战后,日本有计划地进行国土开发。日本是学西欧,二战后,马歇尔计划,西欧重建中,沿水运线搞。日本就填海造地,因为陆地无大河,出海无三角洲,日本填海很困难,甚至不划算,但它弄了,甚至填到了负80多米,像千叶钢铁基地、关西机场、筑波次都等就是建在填海出来的地上的。

建国迄今,中国是如何应对水土稀缺的?新中国建立后,按理说应考虑暖湿平原,人稠地少条件下,怎么发展工农业,怎么建城市?但60多年过去了,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