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良树:尾气围城――关于北京城市规划与空气污染的几点思考

作者:樊良树发布日期:2015-12-02

「樊良树:尾气围城――关于北京城市规划与空气污染的几点思考」正文

《战略与管理》授权发布,转载需取得授权

内容提要

北京汽车"疯长",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哪里堵车,哪里的空气污染就严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汽车尾气降低能见度,威胁交通安全。光化学烟雾除了直接引发各种疾病外,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健康危害尤为严重。汽车尾气中的化学物会加速建筑物老化,加大维修成本,也对文物古迹产生严重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历经数百年巍然屹立的故宫,将在污染深重的空气中发生何种变化,我们尚难以得知。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当汽车保有量迈过500万两大关,未来北京在治"堵"的同时治"霾",会面临更大挑战。这也是现代北京必须要过的一道坎。

樊良树,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讲师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北京堪称"自行车上的城市"。长安街上奔涌的自行车洪流,气势如虹。有一种玩笑的说法,长城、熊猫、自行车是中国的三大奇迹。骑自行车转动如飞,走街串巷,被许多外国游客看作是游览北京的最佳方式。

从第一辆自行车初入北京到北京成长为"自行车上的城市",北京用了1个多世纪。19世纪70年代,一名外国人将一辆自行车进献给光绪皇帝,此为北京第一辆自行车。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使用自行车最多的是警察、公务员、邮递员、报贩。人力与机械力的结合加速了北京城的运转,但并未促使北京城市规模大扩张。自行车恰好可在胡同里游刃有余地穿梭,不必为其专门修建道路。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逐渐进入中国千万个普通家庭,成为中国普及率最高的代步工具,也是现代中国第一个普及型工业品。不少北京市民用自行车装载一家人所用的柴米油盐,穿行在大街小巷。一位老北京告诉笔者,他年轻的时候定期骑自行车进城,装一坛子煤气回家。当时,像他这样的人很多,成群结队,车铃阵阵。这样的情景,成为现代北京的一道重要记忆。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开表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此后,私人购车成为一股挡不住的激流。这股激流之汹涌,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私家车不仅作为代步工具,也成为财富、地位、身份的象征。哪怕路程只有短短几百米,许多人仍选择开车出行。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2012年12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石油进口国,这将重塑世界能源政治。

对北京而言,当汽车保有量突飞猛进,尾气便同北京市民的生产生活形影不离,影响着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市统计局、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069.3万人,汽车保有量突破520万辆,驾驶员达到748万人。说今天的北京是一座"车轮子上的城市",并不为过。

人们也许很难想象,当北京从传统都城向现代城市迈进,北京的公共交通体系曾经有过一段"有轨电车多过公共汽车"的时光。那时,汽车是昂贵的稀罕物,非寻常人家所能企及。1949年底,北京"有轨电车103辆、运营线路7条;公共汽车61辆,运营线路4条;全年客运量2885万人次"。人们从北京城到清华大学,就算是标准地"出城"。人们在西直门火车站坐火车,于清华园站下车,再前往清华大学。如今,500多万辆汽车将北京塞得满满当当。淹没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每天有无数辆汽车来往经过的清华园站,无声地见证着北京的变迁。

每天清晨,人们开车从北京的四面八方向城市中心进发,许多人会说,"进城办事"、"进城看病"、"进城送孩子上学"、"进城会朋友"……在有形的城墙拆除后,许多人心中依然耸立着一座"北京城"。大家同样生活在北京,何以有进城、出城这些概念?北京道路拥堵,大家为何还是积极购车?进城、出城这些行为又是如何推升北京的PM2.5浓度呢?

一、宫阙九重,一城独大

1406年,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决定迁都北京,肇建紫禁城。历时14年,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9000余间的紫禁城大功告成。

紫禁城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气势之宏,令人叹为观止。当中国古代的皇权政体演进到明代,其汲取效能施展得淋漓尽致,紫禁城的用材用料,自始至终铺张扬厉,不计成本,可在一个广阔的国土空间内任其"调度"。就拿紫禁城大量使用的金丝楠木来说,这种珍贵木材,寸木寸金,生长在云南、贵州、四川以及鄂西一带的深山老林。为了按时交付"皇木",劳役们到山高林密处砍伐,"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往往折损大量人员。

2015年11月第一场冬雪后故宫

"四海征材起宫殿",雄踞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集四海奇珍,汇神州巧艺于一体。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有"居中为贵"、四方拱卫的传统。在紫禁城这样一个结构明晰、主从有序、高低有别的建筑场所里,人置身其中,会感受到神秘、严肃、威慑、重压等各种氛围,仿佛在提醒--这是天子的居所。

自紫禁城建成以后,北京的城市中心一锤定音,再无偏移。宫阙九重、气象万千的紫禁城,重要建筑均为左右对称,建在紫禁城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分别向南、向北延伸,穿越北京城而过。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串连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直线距离近8公里。

这条被梁思成(1901-1972年)先生誉为"全世界最大,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以其独一无二的地位,维系起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构成了千年古都的风度骨架。

巍巍泱泱的紫禁城,奠定了北京的城市中心。贯穿北京城南北的中轴线,宛如北京城的脊梁。这种大开大合的设计,通过强烈的秩序感烘托皇权的至尊,体现皇帝在万民中的中心地位。天子的政令、教化、生杀予夺大权均以紫禁城为核心向外发散。这条中轴线不仅决定了北京道路经脉的基本方向,还有效分割北京城的东西两侧以便于管理。紫禁城建成以后,北京城便有东城、西城一说。所谓"东富、西贵",正反映了紫禁城东西两侧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到了清代,南城、北城的概念也日渐明晰。

在紫禁城内,天子处理政务的外朝三大殿--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处于中轴线的轴心,它们对周围建筑表现出强大的威慑力。周围建筑,无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还是紫禁城外的王府大宅,均对三大殿显示出向心之势。三大殿中,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堪称紫禁城的重中之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均为最高等级的规制。太和殿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其它建筑,各就各位,各守其分,都有明晰的等级规定,否则,就是"非礼"、"以下犯上"。至高无上的皇权犹如金字塔的塔尖,自上而下、自里而外形成层级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

建筑的终极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及秩序。古代北京的设计者"润物无声"地向普通民众传达中心的思想、中正的意识。对北京这座泱泱王城而言,尊卑上下、亲疏远近的观念,均影响生活于此的人们的种种秩序,"其社会关系圈,亦是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的同心圆,一层一层"。由此衍生而来的政治秩序、人伦秩序、生活秩序,有力地塑造着北京的城市特质、文化命脉。其它建筑的体形大小、空间分配,莫不以紫禁城为中心,以中轴线为依据。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将王城的秩序感推而广之,扩展到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以紫禁城为中心,北京城秩序分明,主次突出。离紫禁城近的,多为恢弘王府。离紫禁城远的,是普通民宅及一般四合院。从皇城根到城墙根,从中心到边缘,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北京的城市格局一目了然,一板一眼。

中国名城中,像北京这样中心突出、严明不苟的城市布局,少之又少。

比如天津,位于海河、白河等华北平原众多河流的入海口。天津的母亲河--海河穿城而过。素有"沿河发展"传统的天津顺着海河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旅程。老天津人常言,"海河弯弯拐拐,天津也弯弯拐拐"。地处"河海要冲"的天津,为一座后起的工商城市,像北京这样众多的南北向、东西向的道路少之又少,也无紫禁城这样的威权中心。

武汉,两江(长江、汉江)穿城,三镇鼎立。三镇特色鲜明,(文)武昌、(商)汉口、(工)汉阳隔江相望,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城市中心。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城市中并不多见。境内的江、湖宛如天然的环境缓冲地带,有力地削减了某一重要建筑的"中心感"。

南京"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虎踞龙盘的南京,山川秀美,襟江带河,绿意盎然,是座天然的园林城市。

而古代北京以紫禁城为中心,历代皇室也辟建了相当数量、仅供皇室成员进出的皇家园地,如社稷坛、地坛、北海、先农坛等。因为皇权对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权,在北京"对城市空间的使用权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一项法律规定,普通满洲人和汉人都不能进入皇帝居住的地区。无论满汉,平民百姓都不能在皇城居住。虽然在清朝末年强迫各种种族隔离居住的法令有所松弛,但大多数满洲人仍居住在内城,大多数汉人仍在外城居住,直到中华民国建立和1924年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赶走之后,皇城和紫禁城才分别向公众开放。"

在中国北方,因为北京独特的政治地位和区位优势,数世纪以来,北京"一城独大",拥有其它北方城市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同多山多水多丘陵的南方不同,中国北方没有多少高山丘陵,鲜少"天高皇帝远"的地理单元,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