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马英九访太平岛的三重意义

作者:林泉忠发布日期:2016-02-04

「林泉忠:马英九访太平岛的三重意义」正文

马英九的执着

在美国的反对、民进党的抵制下,马英九以“中华民国总统”身份于1月28日千里迢迢地来到离台湾1600公里以外的南沙太平岛视察。台湾大选结束后,马英九已是“看守总统”,为何仍要坚持极富争议的此行?马英九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效果又如何?

马英九本来是打算在去年12月12日,也就是“中华民国收复南海69周年”当天前往太平岛视察,并为新码头及灯塔的启用及以马英九本人名义落款的纪念碑“和平南海 国疆永固”举行揭碑仪式。不过由于去年以来中美两国为南海问题摩擦不断,因此美国上次罕见地严厉批评马英九,认为马访太平岛计划是“在不适当的时机,作出不适当的决定”。由于当时美国国会即将宣布对台军售,为避免节外生枝,马英九只好暂时放弃登岛。

然而,对东海与南海主权向来立场坚定的马英九,并不因此而罢休。加上本来已安排好在登岛时发表《南海和平倡议》路径图,因此决定另择良机。1月16日总统大选后,马英九进入“看守时期”,不仅无需顾及对执政国民党选情的影响,也盘算过即便得罪美国也影响不大,故选在2月1日新国会开幕前完成此一宿愿。

   

登岛的三重意义

诚然,马英九此次南海行的意义绝不止于个人的愿望或“历史地位”,而是客观上对提高台湾在南海议题的能见度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而它所发出的讯息,则包含三重意义。

一、向国际社会宣示:“太平岛不是礁岩,而是岛屿!”。菲律宾向海牙国际法庭提出“南海仲裁案”,尽管挑战对象是中国大陆,然而内容不仅涉及中华民国在战后收复南海主权的合法性及作为“十一段线”(大陆后来改为“九段线”)重要依据的《南海诸岛位置图》(1947年)的正当性。尤其是菲律宾视南沙最大天然岛太平岛“只是礁岩”的观点,实让马英九无法容忍,除了指示台湾外交部透过各种方式作出反驳外,由“总统”亲自登岛展示证据、宣示主权,自然意义非凡。基于如此考量,马英九在太平岛停留三小时其间,着重参观品尝岛上人工种植的植物、饲养的家畜及可饮用的淡水等,就是要向国际社会发出明确的的讯息:“太平岛是岛屿、是人类可以生活的岛屿!”。

其二、提醒美国:“别忘了还有台湾!”。美国是台湾在国家安全上的最大支柱。但是自从去年五月华盛顿正式以实力介入南海纷争以来,只见美国单方面偏帮菲律宾和越南,来抗衡大陆,却从未站在台湾这边。这次连台湾第三大党“时代力量”党主席黄国昌也忍不住告诫美国应视台湾为重要“友邦”、“盟友”来经营,而不是随便对台湾“说三道四”、指点江山。马英九此次访太平岛就是要提醒美国在处理南海议题上,别忘了台湾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

其三、呼吁大陆“尊重台湾!”。尽管北京对马英九此次赴太平岛并没有作出支持或反对的具体表态。不过,国台办回应时强调“两岸共同维护祖权”,亦可视为持较正面的态度。然而,两岸分治六十七年,双方定位即使在国共之间迄今也没有交集,台湾在国防上的“最大威胁”仍然是中国大陆。而台湾的国际空间之所以未能拓展,也是因为北京“层层阻扰”所致。在南海部分,尽管台湾有效管辖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数十年,但是在南海问题的各方对话协商机制上,近二十年来北京就是坚持不允许台湾参与其中。马英九此行的目的也是要回呛大陆:“两岸要共同维护东海、南海权益,应先尊重台湾参与的权利!”。

台湾的一步好棋

就在马英九访太平岛两天后,美国军舰驶经中国大陆控制、位在西沙的中建岛十二海里范围,美方在声明中指出:“这项行动挑战中国、台湾与越南三方的声索意图”。其中,特意将台湾列入其中,凸显美国有意进一步承认台湾为南海六大声索方之一,此举当然亦为马英九政府所乐见。

其实,马英九在推动南海政策的举措不止于此。虽然只余下三个半月的总统任期,马英九已指示外交部及相关政府部会,要在国际仲裁法院仲裁之前,举办一系列守护国土行动,包括在太平岛上举办生态保育、国际法学术研讨会,以及区域和平论坛,外交部也拟邀请国际友人登岛参观,甚至考虑邀请国际媒体登岛见证。

时下正值南海局势日趋诡谲、中美两大国的竞逐关系迅速成型之际,台湾要在南海赛局中凸显“关键弱势”的地位并非易事。此外,尽管台湾社会对“看守总统”任内的这些作为意见不一,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需顾及与美国关系的蔡英文新政府不方便做的,由即将卸任总统、无后顾之忧的马英九来扮“黑脸”,何乐而不为?重点是,倘若这些举措既有助于台湾政府持续守卫太平岛的既定方针,则对马英九总统在外交上的“最后一击”,国人着实应予以正面的肯定与支持。

(作者林泉忠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hn.lim.3154 )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