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文化多元化・科技人文化・城乡一体化

作者:杜建发布日期:2013-05-09

「杜建:文化多元化・科技人文化・城乡一体化」正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择城市作为世博会的主题,这在世博会发展的历史上也还是第一次。因此世博会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城市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都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难题。城市作为人居住的空间和人类文明的载体,如何通过城市来认识人自身,是上海世博会文化转型所面临的首要挑战,也是海派文化在后世博时代一定要面对的重要话题。

上海世博会会徽从形象上看犹如三人合臂相拥,既契合了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可以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范畴。会徽凸显出的是上海世博会追求以人为本、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念。从上海世博会在吉祥物的设计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出它对海派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昭示。蓝色的“海宝”代表了地球、海洋、未来、科技、人类、梦想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海宝”的主要形态是“水”,它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和拥抱世界的信心与决心,也体现出人与城市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精神理想。“海宝”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理念,在体现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宏观构想。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必然为上海乃至中国自身的文化发展添加鲜活的生命力。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水晶宫在向世人显示其工业成就的同时,也向世人昭示出其艺术与文化的方向,其后的法国、美国等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也都显示出其独有的文化魅力来,而日本、韩国加入世博会更是为世博文化增添了东方文化的元素,为东方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国主办方特意划出了150000平方米的区域,邀请世界上有文化代表性的城市参与,让其展示各自在规划、建设、管理、生活等各方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城市发展实验,让人们在体验和谐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同时,全面探讨和展示未来和谐城市的发展和美好的城市生活。在这些特色各异的“和谐城市”的城市实验中,华夏文化所主张的“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得到了彰显,多元并存的世博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上海世博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和谐的东方文明越来越受到了世人的关注,注重文化的交流与和谐也就成为了中国2010年世博会主题演绎的题中应有之义。”[1]上海世博会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从而丰富了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文化内涵,并进而使得上海的文化不断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兼容并蓄”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而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地位又会渗透到整个国家的城市文化发展的氛围中去。

世博会发展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世博会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由早期的主要展示物质科技成就到现今的文化观念的主题演绎,从传统的对展品的分门别类的罗列到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世博会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世博文化,世博文化既大力张扬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文化成就,又提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有待迫切解决的问题。世博文化与奥运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倡广泛的参与和竞争,以求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是二者的共同目标。奥运会以“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竞争为本,崇尚挑战并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永不休止的向上精神是不谋而合的。而世博会以文化的观赏、对话、交流为前提,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明形态汇聚一堂,实现了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之间的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世博文化在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下,注重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比较与发展。因此世博文化是一个蕴含多元文化的整体系统,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是相契合的。因此正如奥运精神与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相吻合,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也使世博精神与华夏文化和而不同的传统相互交辉映衬,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多元化的一个契机。

上海世博会吸收各种外来城市文化是其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还有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尺度却往往被我们大家所忽视,上海民间文化作为深植于海派文化内部的文化类型必然会使其在文化多元化的诉求中大放异彩。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的宣传口号为“中国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发现和体验世博场馆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都市风光和都市商业是其中的一方面,以上海民间文博力量为代表的老上海民间文化亦应该在世博期间发挥重要作用。民间文博资源是对上海旅游资源的有效拓展,成为海派文化“兼收并蓄”的典型代表和集中展示。民间文博资源的优势首先在其物质性的民间藏品。民间藏品作为人类地域文明的见证物,内容涉及传统艺术、工艺制品、商标票证、生活器物、文史资料等众多领域,无论是从种类到形态上,还是从色彩质地到审美外观上,都仿佛在游客面前打开了一个新奇美妙的世界,既能够拓展游客的眼界,又能够使其在增进文化知识的同时满足其审美心理需求。民间藏品贴近市井文化生活的特性使游客对其有着自然而然的亲和力,极容易唤起具有不同背景的参观者的审美共识和欣赏共鸣。透过这些美轮美奂的民间收藏品,我们从中体悟到的是藏品中蕴含的民间收藏家的精湛技艺和人格魅力,并且我们从这些藏品中还能窥视出作为包罗万象的海派文化的深广度。民间藏品大多不是以官方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而是民间自身文化不断积淀的产物,游客从中可以看出海派民间文化作为海派文化其中一支所蕴涵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民间文博为上海世博会旅游赋予了更新的内容和更深的内涵。三山会馆作为上海民间博物馆的核心枢纽的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三山会馆从1909年的始建,一直到现今,走过了近100多年的风雨兼程,成为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自1992年被列为上海新的旅游景点以来,三山会馆逐渐成为集上海民间收藏家联谊活动、收藏品联合展览、上海收藏协会于一体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主要由上海民间收藏陈列室、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陈列室和南市英烈室这三部分展览区组成。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他成为上海民间文化资源的展示窗口和宣传平台。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海派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诉求,不仅使得外来城市文化纳入了海派文化发展的范畴之中,而且也使得海派文化中的上海民间文化大放异彩,传统与现代、显在与隐在、外来与本土在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都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得天独厚的,毗邻浩瀚的大海,背靠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于是追求开放、时尚与创新也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特征。上海自开埠以来,外来文化的引进和融入一直都是海派文化不断焕发其生命力的动力所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思想观念一直都是海派文化的精神主旨。长达半年之久的上海世博会给更多的人以机会去亲近和接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移民文化与民间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这些有着不同精神维度和价值取向的文化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文化平台,得到前所未有的互相碰撞与交融的可能性,这些都必然为海派文化的发展注入更为新鲜的血液。

由此可见,世博文化本身也成为海派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世博文化的价值会在以后海派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应有的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世博会的纪念章和奖章、世博会护照、世博会会员证和志愿者卡、与世博会相关的报刊杂志等都将成为海派文化今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文化元素融入海派文化之中,使得我们的海派文化发展必然会走向更加多元化、更具包容性的道路上去。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还有助于国家形象的提升。通过一个城市举办世博会,进而提高该城市所在国的国家形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北京成功地举办奥运会就不仅提高了北京在国际上的文化城市地位,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带来的不仅是一个高科技化、时尚化和美好的国际大都市形象,更是通过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让世界人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开放、宽容、友好、热情的文化形象。

世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涵特征既是它强烈的未来主义的文化诉求。可以说世博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以未来主义文化为根基的,历届世博会从展览的产品,到代表性的建筑物和世博会主题的选择上面,无不体现未来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科技文明作为未来主义的最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上海世博会中更是发挥出了令人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而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发展策略之一便是以新技术产品来改变经济行为、文化行为、政治行为的活动方式。

文化的多元性与科技的前瞻性是上海世博会的两个龙头,我们在看到文化多元性对海派文化影响的同时,更不能忽视科技文明在推动海派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城市作为人类科技文明不断创新的大舞台,必然会将科技文明纳入自身的文化发展范畴之中。科学技术在历次革命中都被证明是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主要力量。而高科技带来的产业规模效益,更是其它城市元素所不能取代的。

确切地说,上海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正是高科技的神奇力量,高科技不是一种单项的专业技术,而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于一体的最前沿的新技术群,这个技术群内部的各个成分不断互相补充、促进和协调。高科技是相对于普通的常规技术和传统技术而言的,在很多人眼中高科技的研发还只是个别专家学者拥有的特权,它与普通人民大众是失之交臂的。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却大大地扭转了这一对高科技的偏见理解,高科技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秘存在物,高科技就在你我的身旁。它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在冲击着人民大众的审美感受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行为方式。高科技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高科技的智慧最终的落脚点也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等高科技创新形式必将成为海派文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中的节能环保的现代建筑就是科技人文化的一个明显例子,“老虎窗”式的屋顶的外观与旧上海的里弄在外形上极为相似,它是世界上单位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屋面,面积高达3万多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年发电量超过280万度,这些发电量足够好几千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所需。此外仍旧是主题馆中的垂直生态绿色墙,它考虑到的是是上海夏季西晒太阳炙热的气候因素,展馆外墙做这样的绿色生态处理,无疑是既有利于城市美观,又有利于人的生活的一项举措。再比如城市人馆中的“不同屏幕放映生活”,城市生命馆中的“五个广场寻找城市生活”,城市未来馆中的“城市漫行记”,城市足迹馆中的“众神之城”等科技人文化的表征,这些高科技的产物无疑都是指向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日常起居生活的。高科技文明就像是沟通海派文化的现在与将来了一位光明使者,它引导人们不断开拓与追求新的生活空间,并不断走向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高科技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高科技也必然会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科技和人的紧密相连是未来海派文化的一个发展走向,科技人文化的道路是世博后时代必然要提到议事日程上的重要提案。

海派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与传统儒家文化相异质的文化类型,海派文化的独特之处,很鲜明的一点就在于它是以现代都市文化为背景的新型文化,而中国传统的儒家礼乐文化则主要以乡村宗法伦理为背景。海派文化凸显的是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而传统儒家文化中则缺乏现代城市文明的质素。海派文化的跨文化、跨地域的现代性诉求,是传统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儒家文化所欠缺的。于是以传统乡村生活经验为根基的人们对突如其来的海派文化势必会产生一种陌生感,他们大多是以惊讶和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上海都市文化中的一切新鲜事物的。因此在无形之中就划分出了上海人与外地人的等级界限,尤其是在茅盾的小说《子夜》中的吴老太爷,这条界限更显得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长期浸润在儒家道德礼法约束之下的吴老太爷在从周游大上海夜景的道路上,他内心坚守的古老伦理法则一点点地被电光声色所摧毁,最后竟然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培植起来的很多看似习以为常的经验和价值理念,在上海的社会空间中都有可能遭遇中断。换句话说,所有从外地来上海落户的传统中国人,他都可能在上海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遭遇新的现实,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