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铜像,他的名字叫遇罗克」正文
2012年3月5日・网易、新浪微博虚拟空间
这年冬天北京度几乎没下雪,气温却一直很低。气象学家说这是北京27年来最为寒冷的冬天。三月初,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照例盛大开幕。而代表们纷纷在会上会下宣传自己的提案。《南风窗》在自己的新浪微博发出消息“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教授向两会带来建议,提出在全国层面立法制定‘否认南京大屠杀罪’,称虽然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是日本人,但只要进入中国就得接受法律制裁。江苏团36名代表主动联名签字提交该建议”。《南风窗》的微博注明此消息引自《扬子晚报》,这是南京的一家报纸。网友朴抱一很快做出评论:“如果否认南京大屠杀30万人入罪,那么否认大跃进饿死3000万人也要入罪,支持和美化‘文革’更要入罪。法案应该是《反法西斯法案》”。这些微博文字在虚拟空间上引发了一些对于文革的议论。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发出微博:“1970年3月5日,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执行枪决,年仅27岁。丁东先生曾经发问:‘年轻一代就不该了解当年曾经发生的事情吗?不该知道遇罗克是谁吗?’”。但是,显然大多数网友并不知道文革往事。网友大道圣人说:“遇罗克是谁?什么事件?”虽然不一定是彼此直接应答,网络上还是有些讨论。网友小花儿・阳光说:“今天是遇罗克的祭日。他因一篇《出身论》被枪毙。人人生来平等。四十二年过去,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中国又改变了多少?独立精神不能死”。后面用了两个蜡烛的表情符号表示对遇罗克的祭奠。闲逛的夫子回复博友说:“遇罗克是一个真的勇士。大学时读他妹妹遇罗锦的书更是震惊!我从一个学生时代的学雷锋先进分子成为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非主流分子,当然做好事还是没改。”网友凯恩纪念似乎试图挽救人们的记忆,他在微博中罗列人名:“文革中自杀和被迫害致死的的著名人士:邓拓、老舍、吴晗、翦伯赞、杨朔、闻捷、傅雷夫妇、言慧珠、严凤英、上官云珠、范长江、熊十力、容国团、傅其芳、李达、田汉、盖叫天、潘天寿、赵树理、顾准、蔡楚生、遇罗克、张志新、林昭、张东荪……”后面附着介绍这些资料的网址。也有博友对这些不感兴趣,网友先导医药说:“遇罗克,毫无意义。”先导医药博客的自我介绍是:“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引领健康产业”。每当听到有人议论遇罗克,我心头就沉重无比。2007年我开始制作关于遇罗克的纪录片,但是所拍摄的五十多盘素材带依旧放在那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结构将其编辑成片。我在自己的网易和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对遇罗克表示纪念,同时也对自己发出了一句咒骂。同时,我将一张遇罗克塑像的泥塑小样的眼睛特写照片发在微博上,文字说明是:“这是谁的眼睛在凝视我们?”网易微博的贾葭认了出来,他表示“我认识,但我算特例吧”。遗忘,对大量历史事实的惊人的遗忘或者人为的遮蔽、切割,这是民族的羞耻,也许会埋藏着悲剧重演的萌芽。于我,那些历史场景和各色人物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1970年3月5日・北京工人体育场・京郊卢沟桥畔
2008年8月,北京工人体育场,我去看阿根廷对美国的足球赛,带着索尼Z1C的小型摄像机。眼前是欢闹喧腾的人群挤满了看台,梅西在球场上腾越奔跑,身影矫健。而我的思绪却不时将这人声鼎沸的场面切换到1970年3月5日。那一天,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公判大会,数万人被召集到这里,高呼口号,支持对十九名“反革命分子”严惩:立即执行枪决。薛蛮子在微博中说得不准确,那天的公判大会是在工人体育场举行,但处决现场不是在那里。很费了一些周折后,我终于寻访到当时的刑场,那里位于旧的石头卢沟桥南大约500米,永定河西岸的河堤外侧下方。村民们告诉我,这里旧地名叫南沙筒,从1950年代开始,这里就是北京市执行死刑的场所。1971年新的卢沟桥建成以后,刑场就迁移到河流的北边去了。接受采访的几个男女村民在少年时都来看过这类场景。有个女村民说他哥哥有一次还不小心踩到过人的脑浆。在那个年代,“群众专政”被认为是法律的创新。法国著名的左翼学者福柯在1960年代是颇为著名的“毛主义”知识分子。他说:“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宣战为的是夺取政权……任何战争都以胜利为目标,没有人为正义而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很可能对刚刚被它击败那些阶级实行暴力的、专制的、甚至是血腥的专政。在我看来,这是无可非议的。”在与另一个法国毛主义分子维克多辩论时,福柯对中国的执法形式十分赞赏,他说:在中国“国家机器并不执法,”其作用仅在于“教育群众,给群众以政治的训练,开阔群众的政治视野,丰富群众的政治经验,以至于群众自己就可以决定:‘我们不能杀这个人’或者‘我们必须杀死他’。”(转引自:郭建:《人还活着,他已经死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的福柯》,《万象》2000年9期)显然,福柯这里的学说与文革时期令无数人胆战心惊的“群众专政”完全异曲同工。遇罗克的死刑判决就是由群众讨论的。1970年1月9日,北京市的“公法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公判大会之前的通告,在这一份通告上列出了20名“反革命分子”的罪行供群众讨论。“请各级革命委员会,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组织革命群众认真讨论,提出处理意见,速告市公法军管会”。在这份名单上,遇罗克名列第十。其罪名有:“遇犯思想反动,对我党和社会主义怀有刻骨仇恨。一九六三年以来,散布大量反动言论,书写数万字的反动信件、诗词和日记,恶毒攻击和诽谤无产阶级司令部……阴谋进行暗杀活动,妄图颠覆我无产阶级专政。”这份通告最后还有一句话:“遇犯在押期间,反革命气焰仍很嚣张。”紧挨着遇罗克后面的第十一名是:“现行反革命犯王佩英,女,五十四岁,河南省人,系地主分子,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勤杂工。……书写反革命标语一千九百余张,反动诗词三十多首,公开散发到天安门、西单商场、机关食堂等公共场所,并多次呼喊反革命口号……王犯在押期间扔坚持与人民为敌,疯狂地咒骂我党,其反革命气焰嚣张到极点”。2011年,我看到独立纪录片导演胡杰受王佩英的儿子张大中委托拍摄的纪录片《我的母亲王佩英》。我从中得知,王佩英“反动言论”的重要部分是为刘少奇呼喊不平。也是经过曲折努力,胡杰也找到了卢沟桥畔的那个刑场。行文至此,我点击鼠标,在电脑中播放出我在那里拍摄的影像素材:老树枯枝,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尘土飞扬,几株茅草在风中摇曳。胡杰告诉我,现在那里已经整修成规整美丽的公园休闲场所。
是的,今天的人们大概都不知道或者遗忘了文革年头中一些流行词汇,“一打三反”、“5.16”,有的词写出来青年人也很难读懂,例如:“革干”、“恶攻”。他们不知道,这些词带着多少血迹和人的生命,依然是中华民族心理的巨大伤口。
1966年・北京东四北大街519号
北京东四坐落着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明星电影院,今天那里已经是装修一新,终日门庭若市。几乎紧挨着它的北边,有一个很小的死胡同,往里走几十米的右手是一个如今已经看不出的小院落,小院落的前面和左右都是拥挤的小平房。遇罗克1942年5月1日出生于南京。从他7岁时随家人迁居北京到1968年1月5日被捕,遇罗克就生活在这个小院里。我采访中遇到的大部分老邻居都很愿意谈论他,除了表示悲哀和惋惜,他们对遇罗克做出的最多评价是聪明、好学。一个遇罗克少年时的棋友说他可以同时跟三、四个人下盲棋,还总是他赢。有时棋友们耍小滑头跟他开玩笑,把自己的棋子位置偷偷挪动后骗他,他一定清楚地说出棋子应该在的位置。邻居们对遇罗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爱看书,上公共厕所时都拿着老厚的大部头书。从遇罗克家人、朋友、同学的回忆和他的日记中我得知他的阅读涉猎广泛。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波斯人信札》、启蒙时期的作家蒙田的著作、《论语释注》、《元曲别裁集》……。就是这些书成了他思想火花的初始爆发点,就是这些书与他那敏锐、勤奋的大脑相撞,使他在1966年前后对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不仅冷眼旁观,还颇有抵触和反思。遇罗克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心路历程,他是否知道,就是这些思想和文字很快就会被桂冠文人、思想警犬和专政工具的忠实卫士利用,将他的命运强力推入黑暗的绝路?1966年1月29日:“治国者手忙脚乱,被治者日以继夜,但成绩却不理想。1954年尚可公布预决算,今天连公布一下都不敢了……十足的愚民政策”。1966年2月7日:“我为什么要读逻辑著作呢?因为姚文元等人的文章,之所以得出谬误的结论,其逻辑错误必为原因之一。”1966年2月15日:“去看《地道战》,以后的电影,一定离不开读毛著的镜头了。越来越滑稽。”1966年5月2日:“读《波斯人信札》一百余页,自有妙句:‘对于宗教事业发展的热心,并不等于对宗教本身的爱戴,而且热爱宗教,遵守教规,绝没有必要因此而憎恨与迫害不信奉的人。’可把‘宗教’改为‘思想’或‘马列主义’。1966年5月3日:“XXX号召对毛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把真理当成宗教。任何理论都是有极限的,所谓无限是毫无道理的”。1966年8月5日:“近来听说‘红卫兵’,亦即中学生,身穿军人服,戴领巾……都是革干子弟,今天给我们送来一张大字报,‘资产阶级狗崽子’等词出现了好几处。说有人对他们行凶了。……谁敢哪?这都是流氓把戏罢了。1966年8月31日:“这几个星期着力写出身方面的论文,改名为《略论家庭出身的几个问题》,这几天所以搁笔,是因为毛都戴上红卫兵袖章,过分攻击红卫兵的话只得不说了。”
这些日记摘录发表在徐晓、丁东、徐友渔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的《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中。今天我们能看到这很少的日记片段,都是当时《光明日报》的记者、编辑用钢笔从北京市中级法院尘封的档案中一字一字抄录下来的。现在,这些材料短时间内不容易被看到了。即使从这些日记中也可以看出,遇罗克这样一个家庭出身一栏填写着“资本家”几个字的人在文革前就处处碰壁,他的考试成绩非常好,报考大学时也挑选了比较偏冷的院校,但还是没能获得上大学的机会。到了文革浪潮兴起,他这样的“黑五类”家庭出身的子弟即使不说话,也是十分艰难甚至危险的。面对这种荒诞境遇,遇罗克依然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1967年1月18日・北京1201印刷厂
1966年12月底,中学生牟志京在北京西什库后库的一个电线杆子上看到了一份油印的《出身论》,“拜读之余,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按照油印稿下面的联络地址找到六十五中,与遇罗克的大弟弟遇罗文相识。经过他们一番奔走,《中学文革报》在北京1201印刷厂付印,于1967年1月18日正式发行。当时这个印刷厂属于部队,位于现在北三环边的花园路,它的库房和旧车间现在成了一个大超市。我每次去买东西,车就停在厂子业务室门口的停车场。《中学文革报》第一期的主要文章就是那篇由遇罗克撰写的《出身论》,署名是“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遇罗克在文章中主要批驳的对象就是那幅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据说江青和陈伯达当时也觉得这幅对联不够正确,江青将其修改为“老子英雄儿接班,老子反动儿背叛”。遇罗克在文章中列数了多年来用家庭出身决定个人命运的种种丑恶现象,斥责了文革开始后红卫兵对所谓“黑五类”子女的公开歧视和残酷迫害。他在文章中发出庄严宣告:“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紧接着,《中学文革报》又连续印出了5期,刊发了《谈“纯”》、《“联动”的骚乱说明了什么》等多篇引起极大反响的文章。这些文章受到当时官方支持的《兵团战报》、清华《井冈山》的猛烈攻击,但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共鸣。读者来信已经到了邮递员不能负载的程度,遇罗文他们只好每天用三轮车到北太平庄邮局去拉回那三、四千封来信。许多读者在来信中向《中学文革报》编辑、作者们倾诉他们的悲惨遭遇和求得平等待遇的强烈心声。其中不少农村地区地主、富农子弟述说的遭遇令人毛骨悚然。一个贵阳青年来信述说,自己在闹市区看到热心人手工抄写的《出身论》,那是洋洋一万五千字的文章。他读到一小部分就抑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起来。为了避免尴尬,只有跑回住处。但立刻又忍不住跑到大字报跟前继续阅读,刚读了几行又控制不住自己,如此反复多次才读完。
今天阅读这些文章,会看到其中用了许多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比如“批判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