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治:《似水流年》─文革浩劫的悲歌

作者:何启治发布日期:2009-06-18

「何启治:《似水流年》─文革浩劫的悲歌」正文

【引言】尚安妍的人生悲剧,是折射而出的时代悲剧,是不太遥远之前发生在神州大地的悲剧,是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不允许它重演的悲剧。

先后任教美国多间高等院校的姚蜀平,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最近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是一曲用发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中国人绝不允许文革悲剧在神州大地重演的悲歌,值得重视和肯定。

姚蜀平现居波士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曾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科技政策管理所工作。曾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自1989年以来,先后任教美国史密斯学院、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和本特立学院。曾参与创作电影《李四光》、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等。

■悲剧人生 悲悯待人

这部小说以五○、六○年代的中国为时代背景,以美丽的女大夫尚安妍的坎坷命运为主线 ,揭示了那个噩梦般年代带给知识分子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小说取材于生活,真实感人。女主角尚安妍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同时又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她没有对迫害她的人与所处的时代妥协,同时以德报怨,怀着悲悯之心待人处世,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朋友。

《似水流年》故事梗概是,尚安妍被北京一个叫牛侃荞的高官骗奸受孕,在被迫做人工流 产的医院里,结识从美国回到中国的生物学家梅仲宇的妻子夏晶榕和她一家。「文革」初期,尚安妍从劳改农场跑回北京时,发现梅家三口挨批斗后自杀,而唯一可能幸存的小男孩梅冬生却不知所终。

尚安妍后来下放到南方的一个小县城,在当地武斗的烽火中意外和冬生相遇,从此义无反 顾地担当起抚养好友遗孤的全部责任。公社医院的杜医生和「右派」温尔雅在尚安妍的推动下,成了冬生的启蒙老师。期间,尚安妍还以德报怨救治牛侃荞于危难之中;后又与温尔雅在患难中相恋,当温尔雅去香港接受遗产时,尚安妍因为冬生不能同行而痛别所爱。

其后,尚安妍回到北京,先后为了冬生的户口和上学问题而违心地向当年骗奸她的牛侃荞求助,并为了冬生而与她不爱的工人武正兴结婚。而冬生则拜同院一位穷途潦倒、却拥有美国双博士学位的甘先生为师。甘先生鼓励他跳级考上北大物理系,又精心调教他作为插班生考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冬生在美国得到温尔雅的真诚帮助,又找到与生父梅仲宇相识相知的美国老教授和旧房东 ,还发现父母自杀后盗走名贵小提琴的红卫兵冷冰的踪迹。为了解开父亲告别人世时的谜团,冬生舍理工而转学政治,决心要探寻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来龙去脉。

几年后,誓言永不回国的冬生踏上归国之路。他相信:只能在自己的祖国,和挚爱的母亲尚安妍及许多「文革」受难者一起努力,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知识分子 苦难历程

从姚蜀平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中,不难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特点:

其一,从政治上看,这部小说可以视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史。写「文革」可以有多种视角,而《似水流年》则是从知识分子经历的苦难和锥心之痛的角度来反映。可以说, 它是一部关于中国文革大灾难和大悲剧的故事。

关于悲剧,古希腊哲学家和戏剧大师们有过堪称经典的评述。历来知识分子和历史上的统治者都难免有一些基本的矛盾:政治上是专制与民主自由的矛盾;文化上是主流意识控制 与人道主义和人性的矛盾;经济上是强调工具论与崇尚自由职业的矛盾等。统治者往往是 强大而无情的,知识分子则是敏感而又脆弱的。矛盾冲突的结果可想而知。知识分子在无 情的环境和强大的体制前显得脆弱无力,反抗如同以卵击石,结果当然是悲剧,甚至是毁灭性的悲剧,虽然在精神上还可以自视清高。

《似水流年》中的梅仲宇、尚安妍们就面对着这些无法回避的矛盾。十年浩劫中,神州大 地发生了太多的血腥和恐怖。小说给我们提供的第一个惊心动魄的恐画面就是梅仲宇、 夏晶榕一家的被迫自杀。没完没了的批斗,皮带和拳脚的抽打,剥夺尊严的人身侮辱,对 美貌女性的淫邪目光…在被打得皮开肉绽、受尽凌辱之余,梅家三口只能服毒自尽,以死抗争!在万劫不复的历史巨变面前,在捍卫人性尊严的试炼中,他们成了精神上压不垮、 打不烂的纯钢!

然而,比起夏晶榕一家,尚安妍的试炼却需要具备更大的勇气和更加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先是被骗奸,而后把她贬到荒寒的「盐城一号农场」;在远离北京的小镇当医生 ,却在生存问题上几乎陷入绝境;武斗现场巧遇被孟妈搭救的梅冬生,从此为了冬生的成长和教育而忍辱负重并放弃真爱。尚安妍回到北京后,为恢复应有的待遇而奔波,为冬生的户口和教育而接受无爱的婚姻,并被迫放下尊严去求告加害者;含辛茹苦把冬生送到美 国留学之后,还是孑然一身…。

面对严酷的环境,面对体制和极左路线筑成的高墙,尚安妍的人生道路充满荆棘,的确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耐力。回顾过去,面向未来,她有多少疼痛、愤懑,又有多少憧憬和期盼!她的悲剧人生,她经历的一切苦难,都引发读者对当代中国发生的一切作深刻反思。

■角色鲜明 艺术丰富

其二,从审美角度看,《似水流年》小说塑造了一些引人注目、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其中有的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

女主角尚安妍并不是被极左路线制造出来的什么「分子」,因而她的悲剧人生就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她的悲剧命运既体现了善与恶、美与丑、人性与兽性的搏斗,也是对极左路线的有力批判。

牛侃荞作为高级干部,有好色、自私的弱点,也有人性未泯的一面。作为「走资派」,经 历「文革」的磨难 之后,他对历史的反思也相当深刻冷峻,虽然要他完全否定自己的过去也难,但也不能简单地把他归结为坏人或者好人。这说明作者在笔下并没有把人物简单化。

梅冬生是在苦难和折磨中成长的青年,他四次死里逃生,蕴含「文革」中的四次重大事件 (两次武斗、滥杀无辜的「民办枪毙」和天安门「四五」运动)。最后他赴美留学和追寻历史答案,故事铺陈合情合理。

小说中的杜医生和甘先生都是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人物。前者涉及「托派」及其理论, 在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中是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后者在早年归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一定代表性。

温尔雅是小说情节推进不可少的人物,可惜从艺术形象塑造来说却比较弱。冷冰代表的是红卫兵造反派中永不忏悔的人物。

批判文革 有力深刻

其三,从文学的批判功能来看,《似水流年》对极左路线的批判是有力和相当深刻的。

小说借冬生给妈妈写信,把中国的「文革」和二战中的法西斯暴行「并列为20世纪两大悲 剧」。又把梅仲宇自杀前老在重复的话「Something is wrong(什么事情错了)」延伸到冬生在《留美学生通讯》中看到留美学生在1950年3月4日提出的12个疑问:「新中国究竟 走的哪一条路?有没有言论集会等自由?我们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地位怎样?中国会不会歧视留美学生?是否我们一定先受训后,才有资格做事?是否我们只能埋头做事而不能对新政权有任何批评和建议?我们在这里学习回国后还有用没有?是否新中国只要大家穷得公平,而不重视新技能、新知识?中共目前固然爱护人民,但在得势之后,会不会把人民一脚踢开?会不会像国民党一样渐渐腐败起来?它会不会出卖民族利益?会不会走上南斯拉夫的路?……」(摘自《似水流年》,花城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小说还借杜医生的口,以肯定语气介绍南斯拉夫人吉拉斯‧德热拉斯(Milovan Djilas) 写的一本叫做《新阶级--对共产主义的分析》的书:「它的精髓就是讲革命后的政党,形一个新阶级,一个政治官僚阶级,官僚特权阶级,他们占有国家资产,他们不仅统治, 而且也剥削人民大众。」

小说在研究和表现「托陈取消派」这一重要的历史问题上,提供了新的角度、新的视野, 和理性地认识新的观点的可能性。这些比较尖锐、敏感的话题出现在小说中,既体现了作者的勇气,也说明了时代的进步。

■披露历史 保留信息

其四,从认识价值来看,这部长篇小说的时代感很强,也提供很多信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诸如「四清」运动的背景、文革的内情、全国武斗、历年物价、工资的变动情况、国际共运和中共党内斗争史料,以至文革后恢复高考和1980年代留美学生的情况等, 都有真实的披露。

读完《似水流年》,掩卷沉思,我的心情可以用「震撼」和「感动」来形容。 说震撼,是因为它讲述的一个美丽善良而又勇敢刚强的女性在最美好的年华备受磨难的故事,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而尚安妍的人生悲剧,折射出的是时代的悲剧,是并不太遥远之前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悲剧,是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都不允许它重演的 大悲剧。说感动,是因为尚安妍这个弱女子面对苦难的坚贞不屈、忍辱负重、一诺千金和一往无前,以及还有像冬生那样的年轻人,为了追寻让父辈困惑的问题、涉及国家民族前 途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不辞艰辛险阻。

中国在艰难中前进,不断地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读过长篇小说《似水流年》的读者,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离骚》中的这一名句。

(原载北美世界日报《世界周刊》2009/05/24)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