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耀桐:现代化的八次阐释和四次评析」正文
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性的构想,构建了富有民族化的现代化理论,回答和解决了一个跨世纪大课题。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努力追寻现代化,不断认识和阐释现代化,展示了现代化的清晰脉络和丰富的内在关系。今天,我们以“现代化”为视角,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回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以此深深缅怀这位世纪伟人。
一、现代化的八次阐释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和阐释,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延续了近70年,先后作出了八次重要的阐释。
一是关于“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机械化”。毛泽东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明确提出工业、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他说:“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继续思考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问题,1954年6月14日他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说:“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29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二是关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或“四化”。从1959年末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1964年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在形成“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四化”认识后,毛泽东还把“四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通过“四化”,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41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总目标。
四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认识到,“四个现代化”并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应该延伸到更多的范围,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诸多方面。他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
五是关于“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文章中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要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9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文选》第 2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非常清楚,现代化当然不能没有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法治化)。
六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在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基础上作出的相类似的新表述。这个新表述,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概念,而且还明确地规定了“强国”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此后,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规定,为党的十四大至十六大报告所沿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增加了“和谐”的内容,这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也得到了肯定和使用。
七是关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明确地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里,除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有所重复之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关于现代化的新增添的提法。
八是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阐明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要搞好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第三方治理等等多方面的国家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包含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主要方面,但总起来也可以概括性地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四个分析
从上述认识和阐释现代化的过程来看,如果合并了其中的相同部分,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已形成了对于现代化的15个提法,即:机械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分析这些提法,其间蕴涵着四个丰富的内在关系。
第一,划分了现代化的不同层次。在现代化的15个提法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提法是关于现代化的总体提法,相比于其他诸方面的现代化提法,居于目标性、总体性的层次上,具有统摄的作用;“机械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提法则是关于现代化的具体提法,居于手段性、方式途径的层次上,它们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的总目标而服务的。
第二,揭示了现代化的社会性质。无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的社会主义化”,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提法,都有明确的“社会主义”的限定词,这强调了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现代化建设的其他各个方面,也都要从属于社会主义。世界上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不同的,西方国家走的是对内剥削压迫、对外扩张掠夺的资本主义道路,这样的现代化在本质上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中国的现代化,走的是社会主义的道路,依靠的是全体人民的团结、智慧和力量,在本质上充满着和平与和谐。
第三,突出了现代化的五个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诸多具体方面的提法,更强调的是其中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五化”。这清楚地表现为,首先,党把“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称之为“四个现代化”,并庄严地载入了《宪法》的总纲部分,明确要求“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使得“四化”深入人心、老少妇孺皆知,全国人民都为之而奋斗。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已把它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成为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攻坚克难的行动指南。再次,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际上可以涵盖和体现机械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内容,而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必须涵盖和体现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的内容。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所有关于现代化的具体提法,可以归结为“五化”。也正因为这样,应把国家治理现代化看作是继“四化”之后提出的“第五化”。 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共同构成的“五化”,是现代化中最重要的、突出的方面。
第四,有助于对现代化做出透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具体提法,其中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四化”(也包含着机械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内容),主要从生产力和物质基础的层面探索现代化的要求;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第五化”(也包含着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的内容),主要从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层面探索现代化的要求。这说明,“五化”遵循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路径,去认识和解决现代化问题,使我们对于现代化的整体把握显得更加的深刻,达到了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