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这样救灾的,厉害了喔

作者:佚名发布日期:2016-11-04

「范仲淹是这样救灾的,厉害了喔」正文

范仲淹不仅诗文写得好,就连救灾的思维也是厉害的呢。相传,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浙江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引发大面积饥荒,位于浙西的杭州是重灾区之一。当时担任杭州知州的范仲淹采取了一种奇特的救灾措施,富有实效。

范仲淹救灾:加大基建投资,大量雇佣农民工

现代经济学认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通常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到一种"乘数效应"。在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成功地运用过这一原理,在他著名的"新政"里包括一项措施:大量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复苏。

范仲淹的做法与罗斯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召集各个寺庙的住持,晓以利害,进行总动员:"本地寺庙普遍年久失修,该改善形象了。饥荒年景,工钱最低廉,正是修缮寺院的好机会啊!"当时佛教盛行,寺庙都相当富足,修缮工程均由寺院自己出资,丝毫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他还命令杭州各个官署开展基本设施维修建设,借工钱不高之机,降低了行政成本,也免去了正常年景时修缮对农民的叨扰。

c5.jpg

范仲淹看到了公共工程的商机

就这样,在公共工程的吸引下,杭州城涌进来大量无农可务的农民。每天雇佣的劳动力,达到一千人以上。

因为灾民转化成了农民工,所以杭州对灾民的救助,相应地转化为工酬。换言之,就是"以工代赈"。此措施的实行,在物质层面,补上了救灾预算的缺口;在精神层面,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意识和自尊心,可谓双赢。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