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生活:看古人勤俭观

作者:佚名发布日期:2016-11-04

「国学生活:看古人勤俭观」正文

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勤俭美德一直延续至今,那么大家对古人勤俭观又了解得多少呢?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国学生活,看看古人的勤俭观。

勤俭观,从字面上看,主要是:勤劳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

石成金说:"勤俭是治生第一法。"(《传家宝》)是一种"成家之道"。在古人看来,勤有三益,即可以免饥饿、远淫辟、致寿考(达到长寿);俭有四利,即可养德、养寿、养神、养气。从大的方面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指安乐忘俭)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这可谓是李商隐对历史现象的真实写照。下面侧重谈一谈古人对节俭问题的一些看法。

hf0n9ncj.jpg

古人勤俭观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

"俭,德之共(读为洪,大之意)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始作骄奢本,终为乱祸根"(唐齐己《寓言》),这些警语,褒贬分明,言近旨远,无不彰显出节俭的必要性。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把节俭作为道家的"三宝"(慈爱、节俭、顺时)之一,并要永久保持。(《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对为官者来说,保持节俭品格于立德修身至关重要。明人徐榜说得好:"凡人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宦官日记》)事实确实如此。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