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作者:佚名发布日期:2016-10-27

「读经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正文

读国学典籍并无问题,问题主要有两面,一个是读经的人,另一个是看读经的人,在这两者之间其实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互通,为何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先看看深圳的一个读经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社会对读经的价值争议还在继续。其实,经过千百年历史检验的经典,不可能一朝就变成"糟粕",传统文化在今天的表现,不是经典自身的问题,而是思想传承是否得法、教授方式是否恰当以及教授者本身素质是否合格的问题。

首先,关于读经的主人公是:43岁的张中和是河南南阳人,他是第一批进驻深圳梧桐山创办私塾、倡导读经的人之一。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表现,不是经典自身的问题,而是思想传承是否得法、教授方式是否恰当以及教授者本身素质是否合格的问题。

读经村的带头人张中和,他拿出一部iPad,打开微信让记者欣赏其中的一些用古汉语写的文章。他说,这些文章的部分作者,就是他学堂里年仅12、13岁的小孩,他们有的还能对《论语》的部分片段进行英文翻译。

不过,即便写得不错,这些文章也只能暂时隐藏起来,或只发给部分读经孩子的家长看看,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文章一旦公布出去,就会震住一大批人,进而招来嫉妒,但不公布又会被别人,以为读经没用。为此,张中和很纠结。

尽管小学没毕业,但张中和对传统经典有着特殊感情,学历低,但他个人的修为、谈吐也不逊于他人。相反,张中和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和诸葛先生一般的魅力:长发披肩,一袭白衣,随性的拖鞋,还有那须臾不离身的诸葛式扇子,看起来,气度不凡。

但在深圳这样一座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里,他这身打扮,更多地还是被当成异类,一如国学经典在当下的命运。

一个村子的国学浮沉

一个村子的国学浮沉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